自考毛概简答题笔记13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3月8日
内容导读:
15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什么要让资本家拿“定息”?
答:中国共产党根据对我国政治经济条件和民族资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历史上同民族资产阶级有过统一战线的关系,确定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让资本家拿定息的做法,即按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5%的利息。这种做法是和平赎买政策的具体化。
1956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全部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资本家不论企业的盈亏,一律按年息5%提取定息,到1964年取消(后又延长5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则停止支付)。国家共支付定息1l亿元,加上“四马分肥”和给资本家支付的高薪,我国仅用32.5亿元,就买了一个有114万人的民族资产阶级,用非暴力的手段实现了私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15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及这次会议决议里,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科学地分析了建国初期的中国国情。
第一,强调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内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这是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考虑、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分析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在占国民经济10%的现代性工商业经济中,80%是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就掌握厂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形成了占领导地位的新民主主义的国营经济,占国民经济90%的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由于它们有了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谨慎地、逐步地和积极地推动其向合作社经济方向发展。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为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允许其存在和发展,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鼓励其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第三,阐明了建国初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国外是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建国初期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努力发展经济,对内节制资本和对外统制贸易,是国家在经济斗争中的两个基本政策。上述国情分析,为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