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事业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其表现是( )
A.成功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
B.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
C.电视台开始播出彩色节目
D.有线电视兴起并迅猛发展
2.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 )
A.传播范围广
B.声画合一
C.图像清晰
D.声音逼真
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音响可以分为三类,即主体音响、背景音响和( )
A.人工摹拟音响
B.配乐音响
C.环境音响
D.噪音音响
4.非现场录音采访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B.采访对象的配合程度
C.提问的方式
D.以上全部
5.电视摄像采访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A.记者
B.摄像师
C.录音师
D.照明师
6.将新闻时效发挥到极致的摄像采访方式是( )
A.无剪辑采访
B.访问摄像采访
C.新闻现场摄像采访
D.现场直播摄像采访
7.现场消息区别于其他录音消息的重要标志是( )
A.多样化
B.具体化
C.现场感
D.亲切感
8.有的学者把1958-1979年称为电视新闻的( )
A.成熟期
B.筹备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9.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是在( )
A.1975年
B.1978年
C.1985年
D.1988年
10.图像新闻最擅长的题材是动态性新闻或( )
A.综合新闻
B.非事件性新闻
C.简讯
D.事件性新闻
11.电视新闻也属于线性传播,有的著作则称之为( )
A.历史性传播
B.即时性传播
C.历时性传播
D.延时性传播
12.广播特写和广播速写是两种富于吸引力的( )
A.纪录形式
B.专稿形式
C.消息形式
D.专题形式
13.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 )
A.表现形式
B.对立形式
C.物化形式
D.对应形式
14.1945年,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系统地讲解和分析解放区形势的电台是( )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B.光华广播电台
C.中央广播电台
D.益友广播电台
15.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是通讯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通讯的( )
A.骨架
B.物化
C.支点
D.概括
16.对广播通讯有着特殊价值的是( )
A.结局
B.结构
C.开头
D.情节
17.电视新闻专题注重报道的( )
A.深度
B.策略
C.角度
D.时机
18.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 )
A.本台评论员文章
B.本台评论
C.本台短评
D.编者按语
19.电视节目中的同期声,除了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外还有一种是( )
A.自然环境的同期声
B.访谈的同期声
C.动物世界的同期声
D.社会背景的同期声
20.各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共同点是( )
A.具有娱乐价值
B.具有审美价值
C.具有最新信息
D.具有教育意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面对突发性事件,电视记者应该( )
A.及时改变采访计划
B.把精力和摄像机镜头集中于捕捉最富表现力的画面
C.按照原来的采访计划行事,不为所动
D.向领导汇报后再做决定
E.拍摄完事件过程后立即访问当事人,然后向领导汇报
22.广播的传播规律,要求调动声音的直接表现力,所以,人们历来强调要( )
A.“象散文那样去写”
B.“象小说那样去写”
C.“象说话那样去写”
D.“象诗歌那样去写”
E.“用生活口语那样去写”
23.广播评论酝酿阶段的基本环节包括( )
A.构思
B.选题
C.立论
D.录音
E.访问
24.图像评论的传播符号包括( )
A.论述语言
B.画面
C.同期声
D.屏幕文字
E.后期制作的图表
25.深度报道的类型可分为( )
A.反映性深度报道
B.服务性深度报道
C.解释性深度报道
D.分析性深度报道
E.教育性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