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咬文嚼字》最后一段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从中可见全文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演绎法
2.《散文创作谈》:“一篇作品里面,总得有它的特别强烈细致的尖端部分。正像一出戏剧有它的高潮,一阕音乐有它的旋律紧张处一样。”这是指()
A.主题思想的提炼
B.生活知识的积累
C.表现技巧的推敲
D.节骨眼上的加工
3.鲁迅参加的并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文学团体是()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左翼作家联盟
D.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4.《论气节》中用来论述“节是有所不为,是消极的”这一观点的事例是()
A.陶渊明躬耕田亩
B.宋朝大学生请愿罢免奸臣
C.东汉末年党锢之祸
D.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
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希望君主戒绝骄傲而虚心谦和的话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下列议论文中以“兴亡治乱之迹”论证观点的是()
A.《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B.《论气节》
C.《答司马谏议书》
D.《朋党论》
7.《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认为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基础是()
A.天文和物理
B.生物和化学
C.物理和数学
D.天文和地学
8.唐僧玄奘经历沙漠的情景载于()
A.《西游记》
B.《佛国记》
C.《夷坚志》
D.《大唐西域记》
9.《菊花》的总体结构方式是()
A.总—分
B.分—总
C.并列
D.总—分—总
10.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A.“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也都是说采菊花吃可以长寿
B.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C.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在刷牙漱口的时候,这些无赖的客人,一时惊散,但门虽设而常开,它们又不请自来了
11.《追悼志摩》中说“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的是()
A.徐志摩
B.梁启超
C.胡适
D.陈通伯
12.巴金在《秋夜》中,着重歌颂鲁迅先生的()
A.爱国主义精神
B.决不妥协的精神
C.韧性战斗精神
D.关怀青年的精神
13.《箱子岩》的最后一部分是写()
A.划龙舟的热闹情景
B.兵油子的故事
C.贺龙一把菜刀闹革命
D.故乡人民的愿望
14.《拣麦穗》中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点是()
A.爽朗风趣
B.道德高尚
C.勤劳俭朴
D.纯真痴情
15.下列作品以事件作为记叙线索的是()
A.《北京的春节》
B.《狱中杂记》
C.《哭小弟》
D.《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下列“水浒”故事出现于《柳敬亭说书》中的是()
A.武松打虎
B.杨志卖刀
C.林冲比武
D.鲁达救人
17.下列词句中,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18.紧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之后,表明诗人回归田园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19.下列作品中,属于七言律诗的一组是()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继《枫桥夜泊》
B.孟郊《游子吟》、刘禹锡《乌衣巷》
C.李商隐《夜雨寄北》、杜牧《江南春》
D.杜甫《蜀相》、陆游《书愤》
20.下列作品中,对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写出“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之句,有着直接影响的是()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D.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