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自考公共课串讲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7月27日

内容导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

  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P1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重点)

  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P12

  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问答

  1.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

  答: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2) 经济规律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认识经济规律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重点的重点

  选择

  1.商品价值→通过与其它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交换价值→交换的东西用货币表现叫价格→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2.等价形式的特点: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金属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4.价值规律内容包括的两个联系的方面:价值量的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