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AT / AP / 高复新闻
正文
字体:

中央美院招办主任:录取排序各专业有不同侧重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6月24日

内容导读:

  你刚才说的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关注,也在考虑怎么更好的加以解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学生虽然他学习美术时间可能不是很长,但如果他很热爱,同时他有这方面一定的天赋,因为艺术教育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同时他在短期训练当中能够达到一定专业化水平的话,我觉得他也是可以参与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他有这样的才能我们也愿意把他录取进来进行培养。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
答:在这个考试当中我觉得更多是老师来主观评卷,不像有一些标准化考试,比如像数学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比如这个成绩下来之后我特别不服,觉得不会这么低,我们学校会不会给这帮同学一个申诉的可能?
问:现在的招生考试有一些制约性,严格说我们不能说没有缺陷,但是它也有很多客观制约,你比如说我们原来中央美院选拔人才的时候,我们原来招生是怎么招的?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我们本来全是考生先要寄自己的报名作业,我们先要经过一个专业的初审,也就是说经过对你原来的或者平时作品的判断,我们来选拔第一轮,这样的话使能够到美院来参加专业考试的学生对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面试的可能性。过去假如说我们有一千人报考,经过他作业的筛选以后我们可能只选择二、三百人到学校参加专业考试,这样一个是考试的时间空间都比较充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跟他有一个面对面面试的交流,所以这样的话选拔的时候比较准确,而且对学生来说,对学校招生考试了解的程度也会比较深入。

  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你又得兼顾到社会公正公平这一面,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面对这么大量的考生进行非常充分的考试,其实我们的老师本来也有很多建议,希望我们能够给考生有一个面试的条件和机会,但是按照现在这种招生体制来说是不可能的了。为什么我们改革了呢?也是两方面,一方面,现在考生很多报名的作业都存在一个真伪问题,我们也很难判断,不知道哪些作业是考生本人作品,甚至后来都出现有人专门为考生提供作品报考,也就失去了初审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考生当年我印象很深,我们在上个世纪初改革这个考试方式的时候,有一个考生非常激动,说我报考美院很多年了,但一次都没能到美院参加考试,就因为作业初审没有通过。所以我们想也要满足考生能够面对面到我们学校进行专业选拔这样一个要求和机会,所以我们这个改革也是适应了一部分这样的要求。但是刚才讲的,因为这么大量考生的报考,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有限的人力,你就很难做到对考生每个人的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以也会造成刚才你说的这些问题的出现。

  但是我们在考试的制度方面,我们在考试的程序方面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我们的评分,我们的评分是按照不同的考试科目,组成不同的评分小组,小组当中也是老中青结合了,有非常有经验的,非常有教学能力的这些老师们和中青年的一些老师们组成这样一个专业的评分小组,每个组只评一科,还不能互相走动,同时这科我们评的时间也比较充分,老师们都要先经过初评,然后二轮三轮,经过几轮的评分最后要以集体的方式确定这个分到底是多少,这个学生是该入围还是不入围,所以这个程序非常严格,这个过程当中也有纪检人员,也有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所以我说这个分数评出来应该说是比较公正的,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

  所以严格来说,如果这个学生几科成绩都不很高的话,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他确实存在缺陷,但是有的学生可能确实觉得哪一科成绩跟他平时的状况有些差距的话,这种现象我们每年也会遇到,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他也分析这个状况的存在,也有考生在临场发挥和在整个考场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的比较,因为你可能平时也很好,但也可能你在这场考试当中的发挥,以及这场考试别的同学状况怎么样,这个都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成绩,而且也确实在几科比较下来看的时候,确实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竞争力,你没有一定过硬基本功的话,可能也确实很难说脱颖而出。所以我觉得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们在招生过程当中非常注意对招生考试的程序设计,以及它的管理,以及它的监督,从这个角度我觉得考生尽可放心,我们不存在在里面人为操作的成分,只是说考试的评价制度,招生的方式,我们是不是需要逐渐根据条件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更加使它体现出刚才我说的那三个考试功能。
    问:也就是说这个分数给出我之后不是一个老师或者两个老师给我们的,是很多老师评判我们的成绩之后给的,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已经尽可能体现这种公平了。

  答:对,而且这个成绩我刚才讲了,我们有很严格管理的程序,最终这个成绩出来其实我们的老师们也不知道,最后落完分这个成绩要交给纪检审一份,招生办公室一份,所以这里面不存在人为操作问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