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术 / 书法新闻
正文
字体:

说“岩彩画”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9月19日

内容导读:岩彩画从不为人知,或少为人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形成了一个画种。所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尽管它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在专业范围内,还不能与那些传统的大画种相比,可是,因为岩彩画的审美特性中的材质之美、技巧之美,决定了它在当代社会中比传统的水墨画(文人画)更易于普通公众的理解和认识。----学网新闻频道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般是形容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以此来形容岩彩画近十余年来的发展,也是比较贴切的。岩彩画从不为人知,或少为人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形成了一个画种。所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尽管它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在专业范围内,还不能与那些传统的大画种相比,可是,因为岩彩画的审美特性中的材质之美、技巧之美,决定了它在当代社会中比传统的水墨画(文人画)更易于普通公众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岩彩画在走向大众化的道路上将有可能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

  至今为止,还有人不承认岩彩画是中国画。其原因是这一概念在十几年前传入中国来的时候,是经由从日本留学的画家而带到中国。那时候,没有中国自己生产的岩彩,所以,岩彩也是从日本进口的。当年面对日本多达数百种丰富多样的岩彩,中国画家的感叹基本上像普通民众对于日本先进电器的感叹一样,而同时期的中国画颜料还是基本的赭色、花青等等有数的几种。工欲善必先利其器。中国的画家从最初接受并运用岩彩开始,慢慢从留日的画家那里看到了岩彩画,虽然很好看,技法也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水墨画,可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日本的岩彩画。这种最初的只是看看新奇,在主流领域基本上属于不屑一顾。然而,才十几年的工夫,岩彩画已经活跃在中国的美术舞台上。其中,从躲躲闪闪地进入到中国画的领域,到从史学的寻根中确立岩彩画在中国古已有之,直至现在堂而皇之居住在中国画的门庭内。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的宽容,才有了岩彩画在当代中国的安身立命。客观的情况是,反正中国画已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而经历了过去太多的是与不是中国画的争论,现在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指认和争论,是也好,不是也好,都不重要了,因为有比这个认同上的是与不是的更为严重的问题。

  值得总结的是,为什么岩彩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攻城掠地,迅速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力?这应该归功于从教育起步的发展道路。自1998年开始,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办了“中国重彩岩彩画高级研究班”到现在已举办了二十余届,共培养出10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级美术院校中的老师,他们在学成回去之后,又通过各自的岩彩画教学,继续扩大了岩彩画的影响力。如今中国美院设立了岩彩画研究所,北京怀柔创办了中国岩彩画创作基地,各地的岩彩工作室以及各地美协组织的岩彩画培训班,还有北京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成立的“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岩彩杂志,举办岩彩年展等,加上有十余次的全国性的大展,造就了当代中国岩彩画的兴旺景象。

  岩彩画的迅猛发展得力于它的技术性因素,可是,存在的问题也与技术性因素相关。岩彩画在技术层面上的关注,包括贴金箔、银箔,与中国水墨画的笔墨以及写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在文化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中国性的缺失。所以,岩彩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应该尽快脱离早期引进时期的技术和形式的层面,更多地关注艺术的本体问题,使之表现出与中国文化相应的精深博大的气象,从而将其从有可能沦落为装饰画的危局中扭转过来。

 

 

来源: 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