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术 / 书法新闻
正文
字体:

赵天嵩:“阳光的心境看世界,艺术创作永恒不息”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9月1日

内容导读:赵天嵩先生为了追求艺术的真谛,在工作之余、生活之外孜孜不倦地研习中国画和西洋画,在水墨与色彩中求变求新。赵天嵩认为,油画主要表现光色,是黄昏就是黄昏,是中午就是中午,靠色彩、立体感及调子来鲜明地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国画呢?国画靠水墨浓淡韵味来进行调节。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油画的色彩与水墨画的线条相结合,让写意与具象达成均衡。----学网新闻频道

赵天嵩  (刁晓平摄影)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讯 (记者黄渝晴 刁晓平)  赵天嵩,1939年出于新会古井,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读书期间得到油画艺术大师颜文梁,中国画名师胡若思,着名美术设计大师孙浩然、周本义教授等人的亲切教导,故中西方画法均全面发展。因昆曲“红楼梦”布景毕业设计成绩优秀,被分配到上海市重点培养单位“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师。赵先生参加剧团的创作同时不忘创作绘画,工作期间画作曾多次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览。1979年底定居澳门,赵先生转入建筑行业,很快成为职业室内设计师,多年长期为《澳门日报·家庭》的《室内设计》作者,并为澳门培养不少室内设计人才。工作之余竭力仍绘画创作,在澳门历届国画,油画,水彩画类美术作品展中均有作品参展。2009年8月《中国新闻·收藏中国》创刊名人堂专辑介绍了赵天嵩先生及他的大型作品《残壁夕阳》310*380cm。现为珠海市圣荣博物馆顾问。粤港澳收藏家协会理事,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执行副主席。多年来不少作品为美、加、巴西、荷兰等国及中国内外港澳人士所收藏。
    详察艺术生命,优胜劣汰,善变者胜。古代哲人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赵天嵩先生为了追求艺术的真谛,在工作之余、生活之外孜孜不倦地研习中国画和西洋画,在水墨与色彩中求变求新。赵天嵩认为,油画主要表现光色,是黄昏就是黄昏,是中午就是中午,靠色彩、立体感及调子来鲜明地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国画呢?国画靠水墨浓淡韵味来进行调节。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油画的色彩与水墨画的线条相结合,让写意与具象达成均衡。

    记者:赵老师,从资料上看,您从小就喜欢绘画,当时您是如何理解画呢?
    赵天嵩:我认为绘画是种美,人对美要有追求。不管在艺术上、绘画上、生活上都要讲究美。通过学习绘画,我对美的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对自己的创作也越来越追求完美。
    记者:童年时,除了画画外,还对什幺感兴趣呢?那时父母对您绘画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赵天嵩:小时候,除了绘画,就是对体育感兴趣,体育可以锻练自己的身体,身体才是本钱。那时的我特别有活力,跑步、跳远、羽毛球,每项体育活动我都很喜欢的。当时的我身高160米,但有些项目的成绩达到了国级三级运动员水平,跳远可以跳6米,三级跳远可以跳到12米远。我是因为身体有限所以没往体育这方面发展。现在我的身体还是这幺好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当时,父母对我学画画既没反对也没支持,他们对子女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任由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其实母亲对我的未来还是有设想的,希望我长大当个医生。不过,我还是喜欢绘画。
    记者:在广州念初中时,您曾经加入美术组,因画画出众,老师建议您报考美术学院,最后您报考的是上海戏剧学院,是什幺原因呢?
    赵天嵩:我原本想考建筑工程学院的,因为学建筑也需要美术基础。很多的高级建筑工程师绘画都是画得很好的。但当时我对美术很感兴趣,而且画的很好,美术老师鼓励我报考美术学院,由于我热衷于建筑工程,所以我选择填报戏剧学院。记得填的第一志愿是中央戏剧学院,第二志愿才是上海戏剧学院的,第三志愿是北京电影学院。当时艺术院校全国招生,上海戏剧院在中南考区只招收三位学生,我是其中之一的幸运儿。在戏剧学院除了学习绘画外,还学国内外的建筑,人物造型,灯光设计等等,学习范围比较广,对我自己绘画方面增益不少。
    记者:这段时期您在画作题材的选择上,以什幺为主呢?
    赵天嵩:那时没有确定的题材,大学时期主要是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趁着年轻,各种题材都研习、琢磨。希望能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工作所用。当时我在班上的分数不是最好的,我们是五分的分数制,最高分为五分。老师非常严格,学生很难得满分,我一般是4分左右。
    记者:毕业后您是如何到上海青年京崑剧团工作的呢?
    赵天嵩:当时我设计科很好,在毕业设计课程中,以崑曲“红楼梦”毕业设计优秀的成绩,一毕业就分配到上海市重点培养单位“上海青年京崑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师。当时全班51名同学毕业被分配到全国各省市,但留在上海市工作的只有四位同学,我是其中之一的幸运儿。
    记者:您留在上海先后入选了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和上海京剧团,担任舞台布景设计师,这段期间您有什幺新的美术作品和创作方向吗?
    赵天嵩:当时创作的美术作品不多,也谈不上是创作。大学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去写生、画记忆画。工作期间,我很用功地画记忆画,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画稿。记忆画能培养人观察事物的敏锐度,对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您在上海生活了近二十年,是什幺原因让您定居到澳门呢?是由于工作还是去拜寻画师呢?
    赵天嵩:去澳门是为了家庭团聚。因为结婚后,我在上海工作,而我的爱人在广东。当时想要两人在同一地方工作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为了争取家人的团聚,我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我放弃了在上海良好工作条件和工作职位。基于我母亲在香港,开始是申请工作调到香港。虽然是母子关系,但当时申请也不容易,时间需要很长。最后,上海有位同事提议我申请到澳门,澳门审批较容易且快。于是改为申请到澳门,经过审批时间一个星期的等待,我便到了澳门,之后爱人也过来了,就这样把家安在了澳门。
    记者:您定居澳门后,198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了“赵氏兄弟书画义卖联展”,这是您第一次参加海外联展吗?
    赵天嵩:是,当时我人并没有过去。我是把我的作品寄过去展览的。我家乡堂兄弟在多伦多主持加拿大赵氏宗亲会,因此举办了“赵氏兄弟书画义卖联展”,展出他的书法作品,我的绘画作品。那次参展作品有50幅,仅现场认购的就有30多幅,余下的10多幅作品赠送给了赵氏宗亲会,会场非常热闹,史无前例,并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好评。
    记者:当时您对办海外画展有什幺样的看法?这次海外画展对您有什幺启发?
    赵天嵩:办画展是很自然的事情,当时,我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创作作品。而且我想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带到国外去,所以就与海外华侨联系,举办了这次联展。
    这次的海外画展,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同与赞许,他们都希望我能继续创作作品,把作品带到海外去宣传中国的艺术文化,增进国际交流。后来我也为海外人士创作了作品。
    记者:时隔两年后,您怎样想到了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个人作品展的呢?展出的作品以什幺题材为主呢?您觉得自己那时已经确立了自己作画的风格了吗?如果有,风格是怎样的呢?
    赵天嵩:这是属于第二次举办的海外个人展。我有位葡国友人,他对绘画非常感兴趣,而且非常喜欢我的作品,当时他即将到巴西定居,于是提议我到巴西举办画展,促进中巴两国艺术交流。后来,他在巴西开了画廊,举办了我的个人画展。
    展出作品都以工笔画花鸟为主。不能说是确定了作画风格,我的作画风格一向较为多样,题材比较广泛。对我来说,艺术创作是永恒不息的。在不同的画种上提高发展,画一个题材久了,可以换另一个。能随心所欲,自由调节最好。
    记者:经过这两次分别在北美、南美举办的画展,您觉得在这之后,自己的创作上有没有添进一些新元素?
    赵天嵩:都有。举办了两次画展后,我在澳门也举办了一次画展,主题是中国山水画,也有部分花鸟人物画。中萄人士都踊跃参加,当场认购、收藏作品达10余幅,澳门各大报刊争相报道。那段时间我对山水画比较感兴趣,创作的作品数量也多。
    记者:在澳门21年里,你的工作是?业余时间喜欢做些什幺呢?

    赵天嵩:在澳门我主要做室内设计,在上海学的是舞美设计,当时在澳门没有这个专行。但是也要重新学习建筑装饰行业,因为有很多新的东西。在业余时间我仍会创作些作品。
    记者:澳门定居二十一年后,是什幺吸引了您,让您决定安家珠海呢?想一直待在珠海,继续作画吗?
    赵天嵩:在澳门我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多年后,买了两套房子,供孩子读书,基于经济条件,孩子当时没能出国留学,他们读业余大学,成绩还不错。但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由于我的爱人得了重病,要照顾她,自此搁笔两年多。自我的爱人去世后,情绪较为低落。当时,我有位珠海的朋友准备开办一家设计公司,邀请我任职为设计总监。为了方便工作,我在珠海买了套房子住了下来。直至2001年才重新执笔进行设计和绘画工作,同时继续创作作品。珠海的环境让我的情绪慢慢地调整了过来,并且对我的创作大有帮助,给了我不少灵感,最终我选择生活工作在珠海,并且立誓用八年时间去专攻水国画。
    记者:您今后的创作目标是什么呢?
    赵天嵩:现在我已年高71岁,但却是我晚年期创作欲最强,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作品数量最多的时期。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一年里高产的油画、国画作品达100多幅超过以往十年累计的总和。希望有机会再在珠海办一个水彩画个展。
    我现在的创作毫无顾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激情而创作的。我希望能一直有35岁的身体,20岁的振奋向上的心态,只有阳光的心境看世界才永恒不息。若天予延年,我将再画二十年、三十年······直至最后一息。

    记者:非常钦佩赵天嵩老师对绘画艺术的执着及创作热情。也非常感谢赵天嵩老师接受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的采访及对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下期我们将报道赵老师的《学从名师之路》,敬请关注。

 

     赵天嵩老师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魂 长城

 


鱼水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