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会问怎么能学好英语,其实很简单:想想你是怎么学母语的就行了。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生下来时并不会说话,而是先听。妈妈指着阿姨说“这是阿姨”,慢慢的你就知道了那个与你没什么关系又比你大很多的女人就叫“阿姨”;爸爸指着碗说“你好好吃饭。”你就理解了“吃饭”所代表的行为,这些周围人的行为让我们学会了听,并且能够听懂。然后我们开始学说话,妈妈说“真乖”,你会跟着说“乖”,起初是些只言片语,然后就叽里呱啦说个不停了,这是初级的学说话。长大以后,你又看到一些新的词汇,于是脑子里的词库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比如如今有人说“囧”,你觉得这词很酷,所以也学来说,这就是高级阶段的学习说话,我们的母语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得越来越好而且花样百出的。我们上了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知道了“阿姨”、“吃饭”怎么写,然后我们认识了字就学会了读。我们读大量的文章,对文字和语言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更好的词汇和句子,然后再说出来、写出来,这时候我们的语言才真正得到了质的飞跃,从口头的听、说到书面的读、写。
然而在中国,我们学习英语的顺序却是先读、写,再听、说,也就是先书面再口头,这种学习的方法其实是有悖语言学习的。试想一个外国人学习中文,我们让他先看中文字,告诉他这些字是怎么念、什么意思,然后再放这些词的录音考他是什么意思,让他组词、造句、写作,要考出高分是很困难的,他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太高。回想一下我们之所以有查一个字怎么念、怎么写的愿望,是因为我们先知道它,然后才想到进一步认识它的。就像我们用了电脑才会有想进一步了解它的愿望一样。我们学写中文字,也不是因为老师默写而掌握它们的,而是我们反复在文章中看到,在作文中用到才掌握的;我们说的话,也不是因为学了语法才知道怎么说的,而是大家都这么表达,我们跟着学会的。但是你绝不能说语法没有用,我特意想过关于语法的问题,我们说话本没有语法的,口语也不需要语法,比如,我要问一个人早上吃饭没有,可以说“你早上吃饭了么?”“吃饭了么你早上?”“早上你吃饭了么?”“你早上把饭吃了么?”这些表达方式都可以,但是总有是否标准之分,这时候我们的标准就是语法。换句话说,我们要把口语放到笔下,就要规矩很多,语言就要经过斟酌和锤炼,这时候语法就派上了用场,所以我们要写出好文章,还得靠语法来帮忙。然而学习语法应该是在口语表达OK之后学习才能更好理解的,这就像我们知道了怎么打篮球,然后才会更好理解打篮球的规矩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把一切学习英语的方法合理化,就会很容易把它掌握。比如在背单词前,先搞清楚它的发音,拼写出来就比硬背下来容易得多。除此之外,平时我们看到身边的英文,猜猜它的意思,长此以往,这些词反复出现,你自然就知道它怎么写了。很多高三的同学还分不清"push(推)"和"pull(拉)"的意思,其实这两个词在很多场合都会出现,只是你不留意罢了。这说明你对英语的敏感度不够,没有养成一个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同样,如果我们听到一些有趣的、漂亮的英语表达方式,也可以记下来,用到作文里一定会锦上添花。比如现在很多广告词都是英文的,用的词都很简单,表达得却很巧妙,你就可以记下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学习累了的时候,你也可以看些中英文字幕的电影,有些词你通过演员的动作也能猜出是什么意思,这时听力就会随之提高。
中国的孩子很聪明,但是没有主见,干什么都很被动。学校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学,别人怎么煽动,他们就怎么感动,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这不仅导致他们不懂得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来让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还会导致在未来的工作、生活道路上丧失学习的能力。大量的知识和作业占据了他们思考的时间,他们只顾着完成作业而很少思考学习好的途径。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难,只是你花费了太多无用功。与其加快脚步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不如放慢脚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找找正确的方向,调整一下自己,去寻找真正的捷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