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公园飞歌舞翩跹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30日
内容导读:“不要问我们叫什么?我们就是一群文艺爱好者,不要问我们为什么?就是为了音乐,走到一起才成为我们的选择。”文明城市的创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城区逸仙湖公园,开发区明珠广场上,在东升公园里、三乡的文化广场上,一个个群众自发的文艺团体早已在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城市文明之歌。----学网新闻频道
“不要问我们叫什么?我们就是一群文艺爱好者,不要问我们为什么?就是为了音乐,走到一起才成为我们的选择。”文明城市的创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城区逸仙湖公园,开发区明珠广场上,在东升公园里、三乡的文化广场上,一个个群众自发的文艺团体早已在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城市文明之歌。
■逸仙湖的歌声美名扬
自从报道了“逸仙湖公园有个民间音乐会”后,王丹力就更忙了,有人要求参加他们的表演队伍,有人要去那里观摩学习,有人要给他们的团队提供更多的帮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也特地去逸仙湖考察,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团体的诉求。王丹力说,大家都是为了音乐才自发聚集在一起,这里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也希望音乐能够感染更多的人。
说起音乐会,王丹力介绍说最初在逸仙湖公园里吹拉弹唱的各据一方,周一到周五每个团体在亭桥旁,观鱼池边,自摆摊位练习歌唱或舞蹈,久而久之,他的一些“战友”提出光练不演没劲头,大家需要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王丹力的张罗下,几拨人马汇聚起来,大家商量好每到周六上午就在公园里给附近的群众奉献一台“音乐会”,没想到这个自娱自乐的音乐会“一炮走红”,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每周六的上午,他们都会结识一些新朋友,“还有很多人是从乡镇赶来的。”王丹力介绍说。
■72岁退休女教师张罗合唱
每晚8点,在开发区明珠广场上便会聚集许多居民,一堆一伙,或健身或唱歌、或跳交谊舞,各得其乐。在舞台空地前,一个瘦小的身影忙前忙后,如果不仔细了解,你很难发现这个指挥着160多人的合唱队的妇女是一位已经72岁的老人。
她叫黄碧玉,是一位退休教师,自从文化站号召开展歌咏活动以来,她第一个响应,把自己的亲朋好友统统拉来一起唱歌,发歌词、请乐手,练指挥,乐在其中。
台旁的“乐队”只有一台电子琴和一把手风琴,旁边的年轻姑娘在摇着铃鼓。但简陋的乐队并不妨碍大家歌唱的热情,队员们一口气连唱《歌唱祖国》、《达坂城的姑娘》、《最美还是新疆》等歌曲,一些进行曲还分开两声部轮唱,大有打擂台之势。唱到尽兴处大家随着节拍扭动着腰肢,享受着音乐的快乐。
■广州老太乐享中山生活
城区岐江公园和蓝波湾公园的接口处,有片空旷的场地,它就是“乔之韵公社”的活动阵地。这个公社,原本是几个中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晨练健身团体,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拥有40人的舞蹈队了。队里聚集了来自大涌、南区、沙溪的歌舞爱好者,而广州的刘明英老人则是最特殊的一位。
刘老太原本居住在广州,因为身体不好,儿女们要她到处走走散心,在中山一个亲戚家小住的时候,她无意间发现这块“乐土”,一大帮和她同龄的老人们在这里跳舞唱歌,好不快活,她很想参加无奈自己身患疾病不能跳舞,她忐忑地问队长黄老师能不能参加歌咏队?没想到黄老师不仅没有拒绝,还热情地鼓励她一定能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天天来到这里练呼吸、音准、咬字,她的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没想到退休了,竟然在中山学会了用气息唱歌,太好了。”而更好的是,刘明英原本患有多种疾病,颈椎、腰椎都有毛病,全身无力,参加公社以后,这些症状都不见了,心情开朗,说话有底气,儿女们见她在中山呆的时间长就想让她回广州,可她一直不想回:“这里给了我生活的快乐,我太喜欢这里。”
新闻来源: 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