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术 / 书法新闻
正文
字体:

学术书法体系导论--刘尧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7日

内容导读:鉴于本文主题是学术性书法研究,主要是对书法的学术问题进行论理与论证,故对书法基础方面的知识不再作赘述,特此说明。----学网新闻频道

  【导语】
  汲取古典书法传统神髓,师法传承造化,古为今用,法为我用,解析中国汉字书法原理,科学阐释古今名家大师书法技法及境界品位,构建书法科学体系, 修行和参证当代书法远绍古人近追诸贤集大成之艺道。(鉴于本文主题是学术性书法研究,主要是对书法的学术问题进行论理与论证,故对书法基础方面的知识不再作赘述,特此说明。)


  【关键词】书法辩证,辩证书法,专门学问,纵深研究,学而有术,术中有数,量化端倪,繁入简出,因循变幻。自然为大,书法为小;书法为大,古人为小;原理为大,规则为小;通者为大,化者至圣。感性通书韵,理性通法则,以个性通意境,以共性通融贯。学之贵精,习之贵熟,摹之贵似,融之贵畅,通之贵化,化之贵神。


  【名词注释】
  学术书法—即是从学术性角度以专门深入研究的方式,对书法形态、书法技法、书法境界、书法品位等方面进行专门深入的学术分析与学术研究,所取得的一种有效的学习书法和创作书法的方法,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学术性书法风格现象,称之为学术书法。
  学术书法体系—即是通过运用学术性的眼光和从学术性的角度,深入科学系统的解析书法形态、书法技法、书法境界和书法品位,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系统的学习书法和创作书法的专业书法理论及书法创作研究模式,称之为学术书法体系。
  学术核心是:运用辩证法则和辨证规律,通化书法原理。
  学术任务是:整合建立书法“临帖-入帖-化帖-融帖-出帖-创作-风格-化境”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术性书法创作研究体系。
  学术方法是:运用剖析比对和否定之否定的学术研究方式,通过推导论证取得具有科学实用价值的书法原理演化规律和书法辨证应用法则。


  【学术书法导读】
  引言:
  学术书法,属于中国汉字书写美学艺术大系的范畴,是书法艺术专门性的纵深学科。古今皆有学术性书法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但是由于中国书法受传统粗放式研习方法的桎梏,历代书家仅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度和量的学术书法现象,但尚未在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双层面上形成系统完整的学术体系,致使存在书法学说含混枝离和书法评判标准各臻其道以及或有盲目臆造等意识形态混乱现象的衍生。建立系统完整的学术书法体系,是实现当代中国书法艺术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数千年来,中国书法缘于其传统传承性、手工操作性和经验传播式混沌理念的桎梏,与大多数中国传统学科(如中医药等)一样,历经数千年虽有其生命和价值的存在,但却始终停留在各执所见的自我探索、自我阅赏、自我定位、自我传承、自我延续、自我论说的混沌状态中而未能自拔。孰知任何一门学问或艺术都应具有自身的学术规则、学术理念、学术体系和学术应用模式以及学术考量准则,方符合自然与人文科学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律。反之则只能是停留在混沌萌生状态而不得超脱。中国书法正是由于诸多历史的原因,长期停留在前人经验的述说、支离散碎的论语和简单复制古人或盲目臆造自我的非科学的境地中徘徊。对此,正需要人们的眼光回归书法的根本原理,对书法艺术进行学术性的梳理整合,从而形成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而非是单一的以尊崇模仿某家某体或盲目臆造当作的所谓传统继承和所谓的创新。学术书法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正是化解书法悬疑的密匙。
  进而言之,每一门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皆应有自身的科学演变规律和科学评判标准,而非只是学宗某家某派或盲目臆造书法形态所能涵盖的。历史证明,王右军、颜鲁公等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书法大家正是书法原理的传承者与造化者,所以他们成为了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而非是当今人们狭义认为的是某家某派的继承者或别出心裁的臆造者。此中奥妙与答案正在学术书法体系所蕴含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哲理之中。
  当人们通达学术书法原理后,便可寻觅到登入书法艺术高峰的阶梯。首先感觉到的是,原本认为高不可攀书法艺术高峰本是有径可寻的,一切尽在深入浅出登峰造化之中。 换言之,一切最神秘的东西正是最根本原理的回归。书法艺术之神髓就在于汉字构造原理、汉字书写原理、汉字笔法变幻原理、汉字结构章法布白原理、笔墨工具特性原理和人文艺术修为等的造化与通化之中。概曰“化传统为物我,化繁沉为简约,化仿效为心出,化趋步为大学”,古人之法可化为吾之法,吾之法可拾补古人之遗缺,自可达或越古圣今贤之境界,乃至跨越历史藩篱,展现书法艺术之无限生命。
  综其益处,通达学术书法之原理之后,可解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众多难解之题,释惑书法之途诸路迷津,通达书法欲通之途径,以利攀登书法高峰。试之当可得也!
  学术书法本质:
  从“学术”的涵义而言:广识为学,专研为术,学而有术,术中有数。学术书法即是从深入和专门研究的角度实现书法艺术理论由量到质的升华。包括:实现书法技法依托汉字原理的规范完善;实现书法点画和书法线条造型的自然精美乃至质的升华;实现书法结构与艺术作品造型品相的自然变幻;实现书法作品创作风格渐入通化的艺术境界,最终促进书法艺术大系的时代进步和发展。
  学术书法要素:
  主要包括:1.要具有把握规范化汉字形态的坚实的传统功底。2.要具有娴熟精准把握运笔和控墨的能力。3.要具有方圆中侧四大笔法相交融变幻的组合能力。4.要具有真书、行书、草书一体化的协调融会能力。5.要具有因循规则而具万般变幻的求异性能力。6.要具有融贯众家之长,化千为一,返朴归真的简约整合能力。7.要具有把握书法高品位时代气息的艺术调控能力。
学术书法优势:
  1.学术书法系统、规范、严谨,书法意识形态清晰。

  2.学术书法真行草交相互映,书体形态宏博和畅。

  3.学术书法融古开今,笔法丰富,点画线条仪态纷呈,趣味昂然,通达自然造化之境界;

  4.学术书法点画精到灵动,作品脱俗,品质超群。

  5.学术书法因循变幻,字型精彩,入法入理。

  6.学术书法同中求异随机变幻,内涵丰厚。

  7.学术书法自然沉实,作品博大精微和谐统一。

  8.学术书法因循造化,合古宜今,含弘光大。
  学术书法贡献:
  1.有利于提升书法品位。当今书法已呈全国上下会写汉字即是书法家的千人一面俗化窘相,书法品位和书法水准嘈杂。非常需要建立书法的学术性、学问性、严谨性、规范性、适变性、时代性并存的高品位艺术准则。克服以生搬硬套简单模仿复制代替传统继承和以低劣粗俗盲目臆造为特征的伪创新等的陋习。还原书法艺术符合原理性演化发展的艺术本质。
  2.有利于学书者事半功倍,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品位的传统继承和高品位艺术风格的组合形成。由于学术书法科学涵盖了书法继承和书法演变发展的关键要点,当书家掌握了这些之后,便可随机运用和择机发挥,从较高起点上拓展各自的艺术路数,创作出具有高品位的传统与个人风格相统一的时代书法精品.
  3.有利于造就当代艺术大家。由于学术书法具有学问性,学术性,规范性和随机变幻相统一的综合要素,艺术规律清晰,艺术准则含金量高。系统的为人们开辟了源于历史展望未来的更为宽广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延伸途径,有利于人们用科学的方法从更高起点上齐于古人和达越今贤,创作出具有历史贡献价值的时代艺术作品,为书法艺术继承与发展增添时代光辉。
  书法辩证:
  书法是一部辩证法。世人所遇书法之困惑,皆缘于知其一不知其二和顾此失彼所至。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书法的自然生存规律,也是其无限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之所在。人们学习和研究书法就必须勇于面对矛盾和善于解决矛盾,而不可回避矛盾和心浮气躁投机取巧。无论是用笔之提按往复,抑扬顿挫,轻重粗细,刚柔拙秀;结体之相依相背,疏密大小,内拓外擫,收放开合;用墨之浓淡湿枯,润燥涩滑;还是书法学习中的入帖与出帖,精到与大度,疏散与紧结等等,无处不彰显着辩证和矛盾对立统一的运行法则。把握中国汉字演化发展规律,了解各历史时期书体形成要素;熟悉各书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关系,博识各时代书家的异同风格面目,透彻分析传统继承中的共性与自我个性,针对性的解析和论证临帖-入帖-融帖-出帖-化帖-风格-化境全过程的艺术准则定位,是每一位书家必须要综合考量的问题。


  【跋】
  作者在后续的《学术书法体系论述》及《学术书法论文》中,从多角度和多层面针对性的阐述和解析了古今书法现象中的书法辩证关系和科学比对考量观点。通过辩证分析书法疑点和难点,去伪存真,诠释和排解诸多书法深层的学术性困惑,进而化繁为简,化千为一,旨在寻觅探索到达书法艺术彼岸的优化途径。最根本的是倡导书法作品要有深度、艺术价值和脱俗的高层品位,赋予作品一种能够打动人的灵性,给人以艺术视觉的冲击和享受,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