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忘字 开设写字课留住中国文化之根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6日
内容导读: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逐步将写字(书法)教学情况、学生的写字(书法)水平,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内容之一,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学网新闻频道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周灵灵今年11岁,家住宜昌开发区,读小学四年级。昨日上午,18路公交车上,周灵灵在爷爷的护送下去学琵琶。这个暑期,她还要跟爷爷学写毛笔字。周灵灵家里有几个人是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视孩子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从企业调度位置上退下来的爷爷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当仁不让的成了她的老师。
“原来的学校开有写字课,转到另一所学校后没有了,不过这学期我会转回去。”对学校有没有必要开设写字课,小姑娘挺有主见:应该开,因为爷爷老说她的字写得不好看。说到现在的孩子写不好字,周爷爷归结为“社会重视不够,电脑用的太多”。
家住小溪塔的冯女士在烟厂工作,今年暑期,她本想将孩子送到书法培训班练书法,没想到因为额满没报上,“写好字是最基本的,字都写不好还能谈成绩好?”
“汉字包含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文化渊源等,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学外语,不太愿意学写汉字。中国人连汉字都写不好,何谈文化传承?”谈起汉字在国内的现状,金强不无担忧。
金强,1967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创作研究员,宜昌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宜昌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宜昌市西陵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从2008年下半年起,宜昌市群艺馆先后举办了4期免费公益艺术培训,金强一直担任书法类培训的老师。“相比其他地方,宜昌学书法的氛围还算不错,公益培训报名学书法的孩子还算多的。”
金强表示,从历年参加全国书法大赛的情况看,学书法的集中是两类人,一类是小学生,一类是老年人,中青年人的缺失,意味这个群体对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断层之忧。
开设写字课是“补课”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体、草书、行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后,汉字已成为越来越多不同肤色人种使用的通用语言。然而,现实中,由于文字交流方式逐渐由传统的硬笔书写向电脑键盘输入转变,越来越多的国人特别是学生写字水平下降,会打字不会写字、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等现象比比皆是。
日前多家网站发起的相关调查表明,逾八成参与调查者经常会 “提笔忘字”,美国《洛杉矶时报》也载文称,手机输入及电脑打字正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写字了。
8月17日,湖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学。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初知书法,具备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高中(含中职)阶段学生要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临摹名家字帖或优秀范本;高校的书写教学要由规范汉字的书写向书法艺术教学与欣赏转变,可根据学生书写水平分类安排选修课。”

宜昌市群艺馆举办的公益艺术培训吸引来不少孩子学书法。 通讯员黄文斯 摄
为落实写字教学时间,通知还特别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制订课程计划时,应将写字教学列入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计划。”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逐步将写字(书法)教学情况、学生的写字(书法)水平,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内容之一,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
“宜昌市教育局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通知,这个通知实际上早在2002年就发过,这次有了更明确的要求。”昨日下午,宜昌市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隆中路小学数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学生写好汉字,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能修身养性,提高学生修养。
“开设写字课,实际上是补孩子丢的课。”宜昌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金强这样认为。
如何写好字还需费思量
“宜昌很多学校特别是小学都开设有相关的课,只不过有的冠之为书法课,有的在语文课里,20分钟到40分钟不等。”昨日下午,在走访宜昌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时,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与小学相比,初中、高中由于学习比较紧张,较少开设专门的写字课,但有些学校也会经常组织相关的活动。
“教育部举办了两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宜昌55人参加全国比赛选拔,人员名单前几天才报到省教育厅。”这名工作人员透露,参赛者都是从各县市区中小学校中选拔出来的,“参与面很广,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宜昌市抓推广普遍话、规范汉字用语比较早,早在2007年,宜昌市就通过了我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这名工作人员透露,为那次评估,市语委办、宜昌市教育局还在城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 “啄木鸟行动”,“每个学校包一条街,由学生组成纠错员上街纠错字、别字,云集路上一家婚纱摄影店因为招牌用了繁体书,还被工商部门责令更改了过来。”
对在下学期是否安排学校开设写字课,在操作中有无要注意的问题,教师管理科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并非该科的业务范畴,他们不好发表意见。
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出言谨慎,家长和老师倒是有话要说。家住夷陵大道的宋女士表示,每学期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大约有9门,大部分学生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习英语、奥数、作文等,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在校的学习时间十分宝贵,她担心学校开设写字课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隆中路小学一名语文老师也认为,虽然她也认同要加强对孩子写字的练习,但现在学生的课都排的很满,现在提倡给孩子减负,另外安排课程会不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家长、社会的意见如何,还需要有关部门、学校综合考虑。
宜昌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贯彻执行通知是肯定的,但的确还有很多因素考虑,“比如学生在校时间内能否落实,学生什么时间上学、放学,这个时间是控制了的。除了基础课程,很多学校开设有心理健康、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教学课程需要通盘考虑后,再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记者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