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道乐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5日
内容导读:恒山道乐是我国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被当地人称为“恒山道乐班”。----学网新闻频道
恒山道乐是我国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被当地人称为“恒山道乐班”。
恒山道教源于道教中的 “北天师道”。东汉顺帝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因奉道者须出五斗米或崇拜五方星斗而名),张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其为天师,故亦称“天师道”。南北朝时,寇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创立“新天师道”,后称“北天师道”;陆修静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后称 “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其他道教派别合流,元代后统称“正一道”。
恒山道教在斋醮法事仪式中制定了“诵戒新法”和“乐章”,已经有了唱诵经典和部分器乐演奏的结构,被认为是恒山道乐的发端。所谓斋醮,是道教针对水灾、旱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死亡、延寿等事举行的法事活动,并根据法事情节需要,组合串连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音乐也随之变化。斋醮仪式中使用了很多赞颂词章和祭祀音乐,其中包含了不少文学和音乐资料。唐宋以后,恒山道乐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相结合,成为固定的法事仪式在斋醮活动中被传承下来。明代以后,道教转衰,但斋醮仍在民间流行,并吸收了民间十番锣鼓音乐,内容相当丰富。
恒山道乐所演奏的音乐主要为 “赞叹”、“套曲”和“配曲”三部分。“赞叹”系唱经音乐,它既可配打击乐,也可配吹奏乐,用于民间法事活动,即念“庙经”为道观、庙、宫等举办节仪、道场法事演奏。“白经”为民间丧事唱经演奏;“土经”也称“喜经”,为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等演奏。“赞叹”旋律性很强,并以笙管伴奏,发声方法亦与晋北道情的演唱发声方法相同。阳高县恒山道乐班现保留“赞叹”音乐曲目40多曲,每曲都寓以颂神祈福的意义。如“一盏灯”是对人生的赞美和感叹;“十报恩”是对天地父母感恩回应。
“套曲”为演奏音乐,多为金元时代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北曲”,恒山道乐班现在常演奏的有六套。“套曲”严格按字谱拍板演奏,风格庄重典雅。
“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过节曲,常和同一宫调的“套曲”配合使用,其配合运用的方法灵活多变。“配曲”很多、很杂,有古代的曲目,也有晋北地方戏曲中使用的曲牌音乐和民歌,活泼火爆,高亢激越。各套曲的基本结构为:序曲(六句赞)、慢板(正套)、中板(正套的变奏、重复)、快板(正套的变奏或配曲)。艺人们把套曲的段落结构称为“股”,如普庵咒四股、驻马听四股、水红花四股、骂玉郎四股等。
恒山道乐流布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全县现有道乐班多家,其中以狮子屯乡上梁源村李氏道乐班为最佳。其第六代代表性的传承人李清(1926-1999),7岁从事应门士活动,8岁时学吹奏,以笙为主兼管子,14岁吹笙,技艺成熟,有独特的演奏技巧。他学会了简谱,取代了古老的“工尺”谱,为记录古老的道乐乐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教了很多徒弟,李氏道乐班的成员全是他培育出来的。现在的班主李满山即李清后裔,为第八代传人。一些古曲,如唐时的《大走马》、《大成景》只在李氏的恒山道乐班里保存。李氏道乐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辉煌,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前去考察,并录制了大量有关恒山道乐的名曲、经文。
虽然恒山道乐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演出,也受到中外观众和专家的好评,但如今老乐手年事已高,加之恒山道乐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如何更好地将它传承下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来源: 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