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术 / 书法新闻
正文
字体:

四十年行走在书法路上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25日

内容导读:“宋慧莹书法作品展”正在旅顺博物馆举行,此展是宋慧莹从艺40余年来首次举办的个人书法展览,也是宋慧莹对自己40年来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交代。因为书法早已成为她毕生的追求。----学网新闻频道


  “宋慧莹书法作品展”正在旅顺博物馆举行,此展是宋慧莹从艺40余年来首次举办的个人书法展览,也是宋慧莹对自己40年来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交代。因为书法早已成为她毕生的追求。

  此次展出作品43幅,以行书、草书为主,展品内容以毛主席诗词为主。参展作品包括多幅大型书法作品,气势磅礴,其中行草书对联“一尘不染、万法皆空”,笔力遒劲,气势非凡。有评论家说,在当代中国书坛女书法家中,宋慧莹无疑是佼佼者,是为数不多的颇有影响的女书法家之一。

 

  书法,是她一生的痴迷

  宋慧莹自幼受慈母引导学习书法,曾拜著名书法家沈延毅为师,开始时她摹写柳公权,从楷书学起,这对培养她掌握笔势,字形及其结体等基本功的训练大有好处,这是从基础做起。她不是单学哪一家,也不是单写一种书体,她是走着多方位习练的路子。她写颜真卿、写“二王”,写米芾,相继又写张旭、怀素;还写《石门颂》、《石鼓文》、《张迁碑》等,是走进百家而归为自家。

  宋慧莹书艺的关键之处,就是把中华传统书法艺术这种文化符号的高雅,与她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了。她的身心、她的性情、她的境界、她的深度,都在书法中,她的书法作品既有灵魂又有生命。比如,她书写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和唐·王昌龄诗《从军行》等,通过她出神入化的瞬间表达,把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通过细致的想象还给了我们。

  40年的风雨历程,她为书法艺术而狂热,她为传统艺术而奔走。勤能补拙,正是40年如一日地钻研书法艺术,使得她的书法形成了自己流利妍美、丰神潇洒、韵致卓绝的书风,给人以厚重庄严而又能怡情雅性的美感享受。宋慧莹说:“书法,是我一生的痴迷。 ”

  宋慧莹是全国有影响的女书法家,也是一位资深的书法工作者。现为中国书协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她从事书法创作,书法教学,她在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4年获得辽宁省政府颁发的艺术奖,1996年随中国妇女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同年率辽宁省书法代表团访问韩国,1998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聘为教授,1999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2002年被聘为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展评审委员会委员。在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中,2007年她被中国书协评为先进个人。其作品被中南海及国内诸多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其作品被刊刻于国内有关名胜和碑林,并流传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洲各国。

 

  书法作品既耐“看”又耐“读”

  宋慧莹有着阳光般的笑容,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就是一味的真实、真挚和直率,看不到一丝矜持与做作。如同她的书法创作,在每次创作中,她都没有刻意地做作,不是在精心地设计,而始终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既不太在意身边有多少人或什么人,也不太在意作品创作之后别人怎么评或怎么说。欣赏宋慧莹的书法创作,既能感到观看者进入一种愉悦的状态,也能感到创作者本人也在享受着这个过程,得到了快乐。宋慧莹的书法作品,让人既耐“看”又耐“读”,既有书法技艺的全面展示,更有其人格内在修炼与人生充实的表现。

  正因为反其道,在行草之前,宋慧莹的小楷已经颇具功力,深得大家的赞赏。正是由于临习小楷的功力,宋慧莹的行草在雄浑大气、刚正朴直中多了一份端庄和秀美,形成了楷为主体而行变其中,体现以静求稳、以动疏气、以意叙情的婀娜多姿的书风。

  作为书法家就应该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毫无疑问,宋慧莹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现在每天写字六七个小时已经是她的功课了。只要站在书案前提起毛笔,她的心中就会觉得很踏实。只有常写,才能体会到名家书法的精髓,才能吸收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会寂寞吗? ”对于记者的提问,宋慧莹说,她不但不寂寞,反而挺兴奋。

  采访中,宋慧莹说,在书协工作几十年,这种工作环境,给她提供了学习书法和进行创作的有利条件。她说:“我与书法同在,我与书协的事业同在。我常常想象自己与书法的结缘,有如在书山长满山花的崎岖小径上攀援,我要不舍昼夜地去采摘那一朵朵生机勃勃的山菊,汇集成朴素的花环,拜祭给古代的先贤,礼赞他们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成就,纪念那些已逝的长辈先生,感恩于他们的教导和哺育,奉献给我的师友,祝愿他们在书坛艺苑新作如云。我还要把花的种子尽力播撒在遍野漫山,期待着花开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