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少儿英语新闻
正文
字体:

本月沪星级考报名人数突破六万 背靠成本竟逾万元

来源:转载编辑:大猫猫发布时间:2011年8月11日

内容导读:不足6.1万,是参加今年上海秋季高考的考生数。然而,这个数字却意外地被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星级考试刷新。将于本月19日开考的星级考报名学生数已经突破了6.1万,创了新高,比去年同期大涨1万。

  ■上游

  考试费“产值”一年逾千万

  在这条利益链上,考试机构事实上成为另一端的“丰收者”。据悉,星级考前身为通用少儿口语雏鹰争章活动,2006年8月起,雏鹰争章活动变身为“星级考试”。根据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官网上公布的数据,星级考口试至今已累计有近47万名青少年报名参加。

  2008年,市教委取消原本由学生自愿参加的中小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目的旨在减负,不希望家长为了升学的目的让孩子拼命考证。但迫于升学压力,家长依旧让孩子“摘星”,这也推动了英语星级考的大热。同年,星级考笔试也开始“闪亮登场”。

  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仅暑假报名参加星级考试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6.1万,是历年最高的一次。前年全年报名考试的才8万多,去年考试人数达到10万多人,而今年仅4月和8月,报考人数就已经达到9万多人次,全年报名人数肯定超过去年。

  由此算一笔账,仅星级考试的主要管理单位———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每年收取的考务、报名、证书费就十分可观。一至三星级每项考务费70元,报名费10元。四星级考务费为90元,报名费10元。通过以上考试,还需要另外支付合格证书工本费10元。此外,还有教材费,按照市场定价,主教材是48元,辅教材30元,共计78元。以去年一年有10万考生为例,考试费80元计算,仅考试费这项就达800万,如果加上证书费和教材费,至少上千万。

  ■终端

  用证书搏名校“入场券”

  对于星级考这件事,崔女士认为,都是升学“惹的祸”。

  “规定是不能看证书,但你去翻翻家长们投来的简历,哪一份敢‘留白’。唯一区别就是数量上的多与少。每年招生季,办公室里堆着小山般的简历,几千个孩子怎么评判?还不是看证书。”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除去举办“小五班”,部分民办初中筛选简历的标准之一就是证书是否过硬。奥数“中环杯”二等以上的奖项,英语星级考四口证书,现场作文比赛的名次,这些证书帮助学校鉴定“牛娃”。一旦证书达标,学校会直接发出入学邀请,如果证书弱了点,但有单科足够出挑,学校也会给予面试的机会,倘若语数外都不怎么出色,那么进名校的机会就微乎其微。

  另外,个别知名小学面试时也会有英语模仿和简单的口语对话部分。虽说不一定要看星级考的证书,但经历过星级考的孩子比什么都不懂的“一张白纸”,显然更有优势。

  即使学校方面始终态度暧昧,从没有承认过“择校认证”,不过,在一家网站对100位家长的抽样调查中,75%选择“四口对择校有用”,认为没有用的仅10%。大多数父母都认为,星级考是择校时的必需品。即使原本不想考的,可看到大家都在考,不考好像就落后了。

  有消息称,8月考试结束后,将推出更高一级的五口四笔。这则在家长圈里疯传的消息也引起了爸妈们的争议。“这考星怎么没完没了,四口三笔都已经能上高中了,难不成让考出五口四笔的小朋友直接跳级考大学?”网友姚先生不由唏嘘:“星级考俨然变成了纯粹的商业行为,五口四笔的出现又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链,因为,它就像一个新商品一样,它的推出必定又会有一批人去挑战!”

  ■声音

  超前教育必将付出代价

  一星级考试合格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二星级考试合格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三星级考试合格相当于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四星级考试合格则相当于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却遇到了不少在小学二年级就考出四口三笔的“天才儿童”。

  “这是拔苗助长!”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吴增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指这一教育乱象:“超前教育必将付出代价。”他告诉记者,现在参加星级考试的学生年龄普遍提前,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几乎已经成为考星的主力军。乍一眼看上去,这些顺利过关的孩子都很牛,然而,超前教育是要付出代价的。应该好好玩的时候再也没有时间去玩,总有一天会产生厌学情绪,上了大学、毕业工作,这样的孩子不再有潜能可以挖掘。

  星级考培训中过多“应试化”的痕迹也让吴增强不住摇头:“曾经听身边一个朋友说,她的儿子考三口,看他读得很熟,结果一看书是倒过来拿的,中间抽一句叫他读,他就不会,完全是听录音背下来的。”在“摘星之旅”上,家长和孩子都着了魔。他们不管水平是否真的达到,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考完就丢光。在吴增强看来,“大把的童年真的是浪费了”。

  在这条利益链上,名校也成为“助推器”。吴增强指出,这一矛盾或将长期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尚未完全实现,学生都想往名校挤,助长学校通过比证书来选拔尖子生的风气。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出路在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赢得家长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