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成人高考新闻
正文
字体:

成考模拟题(语文系列2)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2月28日

内容导读: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

   2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

   28.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治:

   29.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蕲:

   30.士而不无言耻,则为无本之人。本:

   3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加:

   3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但:

   33.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职:

   34.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期年:

   35.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披: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

   37.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而坐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擅强兵而坐观者:

   38.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之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汉下广吏:

   3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

   40.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如何理解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42.概括《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南霁云、张巡的性格特征。

   43.简述《爱尔克的灯光》向读者展示了哪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44.《饮酒》(其五)一诗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绪?

   45.为什么说小说《苦恼》采用了人与马相对比、人与马相对应的表现手法?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46.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47.指出“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两句中的主要对比成分。

   48.指出这段话的抒情特点。

   (二)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49.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50.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1.此诗人称上的变化有何好处?

   (三)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52.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53.本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四)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穆尔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如猪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念,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是心无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54.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55.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七、作文(50分)

   56.题目:甜与苦

   要求:
  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