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31日
内容导读:
1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 )
A.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 B.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
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
12.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 )
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
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
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
13.“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出自( )
A.《周易·系辞》 B.《庄子》
C.《论语》 D.《论文偶记》
14.巴赫金认为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意思是指( )
A.叙述者与人物的结合 B.情感与理智的统一
C.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D.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对话交流
15.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的范畴是( )
A.意象 B.隐喻
C.典故 D.意蕴
16.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 )
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B.“发乎情,止乎礼义”
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
D.表现心灵的感应
17.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 )
A.韵 B.律
C.音律 D.格调
18.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是( )
A.第一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第三人称叙述 D.视角变换叙述
19.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 )
A.时距 B.次序
C.频率 D.视角
2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 )
A.书面语言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内心语言 D.理想化语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