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6月20日
内容导读:
D.进口需求弹性为负,出口需求弹性为负
23.货币贬值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的条件是( )
A.需求弹性无穷大 B.需求无弹性
C.供给弹性无穷大 D.供给无弹性
24.假设劳动力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当移民的实际所得低于他们的名义所得时,它们之间的差额正好是( )
A.劳动力的流动利益 B.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C.移民所得 D.移民成本
25.在外汇交易市场上,A商业银行向B商业银行买入外汇,则应采用( )
A.A商业银行买入价 B.B商业银行买入价
C.A商业银行卖出价 D.B商业银行卖出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外国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受到影响的因素有( )
A.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B.对来自外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C.外国产品替代品的多寡
D.外国收入水平的高低
E.外国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
27.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指标有(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生活质量 D.购买力平价
E.社会制度
28.引发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
A.债务负担过重 B.对出口实行抑制政策
C.大量举借外债 D.债权国利率变化
E.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
29.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内容包括( )
A.商品贸易收支 B.对外投资收支
C.专利使用费收支 D.劳务贸易收支
E.单方面转移
30.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取的调整方法有( )
A.货币贬值 B.动用官方储备
C.调整经济结构 D.扩大贷款规模
E.根据经济周期采用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3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当一缔约国承担了总协定的义务而导致某一产品进口激增时,受到严重伤害或威胁的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可以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撤消或修改已承诺的进口减让。
32.生产者剩余的来源是增加生产每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与价格水平差异的总和,是生产者的“额外所得”,是超额利润的组成部分。
33.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中心外围说”。
34.在国际收支统计中,任何跨国的黄金收付都应全部计入官方结算项目中。
35.征收最佳关税可以使进口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能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学习曲线
37.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
38.贴水
39.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40.国际卡特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过程及主要内容。
42.简述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后,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向的条件。
43.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高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政府政策搭配所面临的困境。
44.简述引进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45.简述货币贬值对国际收入调整吸收的影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6.你对反倾销有何认识?它对我国而言有何现实意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