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答: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个基本经验和基本特点。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首先,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按其社会性质来说,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是由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派生的,因为统一战线是完成革命任务的一种方式,其领导权问题必然是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相一致。
所以上述革命所需要的,自然只能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其次,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近代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党能够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预见运动发展的趋势,能够提出符合实际,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全体劳动者和一切爱国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实现革命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
76.★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应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女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1)毛泽东在1939年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栗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党的正确方针,“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同时又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即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在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的同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理想,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对革命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消极作用。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联合的同时,应当进行必要的斗争。
(3)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效劳并为它们所豢养的,并同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是,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或特殊政治条件下,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便会推行其两面政策,因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应该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时的联盟。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资产阶级英美派具有两面性,是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中国共产党对顽固势力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他们抗日、联共的方面应当加以联合,对他们动摇、反共的方面,必须进行斗争。
只有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才能迫使其不敢公开走向降日,不敢公开破裂统一战线,从而有利于联合抗日。
(4)就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这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说,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他们都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是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及方式上,是有重大差别的。
民族资产阶级从总体上采说,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没有武装力量的联合和斗争,而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和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而批评也是为着使他们尽可能地克服其妥协性,坚定其革命性,巩固与他们的联盟,或至少使其中一部分人保持中立。
大资产阶级从总体上说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他们联合,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同时要对他们的反动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和平的说理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不排除一定规模的武装对抗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