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自考毛概论述题笔记3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3月8日

内容导读:

  ★37.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答:1)毛泽东从国情出发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

  2)毛泽东从反动统治的残酷性出发,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

  3)毛泽东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国内外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及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中国的武装革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38.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答:1)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必备客观条件是良好的群众基础;3)重要客观条件是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4)必要主观条件是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关键性的主观条件是共产党的领导。

  ★3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科学内涵及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40.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第二,根据中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指出在中国“武装斗争的总概念,在目前就是游击战争。”

  第三,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并且阐明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根据中国敌人总量长期占据中国中心城市的特点,提出“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第五,指出根据地农村的武装斗争还要同其他各种必要的斗争形式相配合,“没有城市工作和其他农村工作,农村根据地就处于孤立,革命就会失败。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争取作为敌人主要票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

  ★41.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1)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

  ★42.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依从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土改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后来,毛泽东又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从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初期,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43.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重要性:

  1)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面对的敌人又十分强大。

  2)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团结农民、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统一战线。

  可能性:

  1)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力量。

  2)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可以参加统一战线;大资产阶级中的某一部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参加统一战线,成为暂时的同盟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