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选拔看分还是看人?名校校长直指高考弊端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4月12日
内容导读:
“一考定终身”最公平
作为教育部专家顾问,孙东东教授研究高考问题近20年,参与北大招生工作近20年。他认为,“取消地区差别待遇,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全国统一划定分数线,看似能解决教育的平等问题,实则不然。如果真的采取这种标准,在利益受损方面首当其冲的将是人口大省。”孙东东说。
“‘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个自上而下的好制度,是目前看来最公平、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孙教授认为。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招生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卢干奇首先肯定高考本身对于选拔人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当前高考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卢干奇指出,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在招生制度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实行的办法,他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平等权的问题,他认为,复旦大学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更值得大范围地推广。
复旦面试学生:面试题目太宏观
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4月10日播出“亲历复旦面试招生”,请来通过考试的高三学生张墨然。
张墨然坦言,由于考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将社会话题都打了腹稿,所以应对相对轻松,但是有些题目实在太宏观,不知道教授要问什么。
一教授问我,你认为怎么去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居民道德水准,我答了很多,我先从很细的,比如说在街上穿睡衣,他说不要这么小,我又答得很宏观,我说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责任,他说也不是这么大,我就犯难了,然后我看教授,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