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成人高考新闻
正文
字体: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议论复习指导三

来源:本站编辑:发布时间:2014年3月5日

内容导读:《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着作。

    《大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着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概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上,但是有文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对比手法)

    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人事制度

    选举制“选贤举能”

    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精神文明

    “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物质文明

    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社会治安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

    “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

    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

    《重点段落分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段话分析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主要特点。

    这段话分为两层:一层,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二层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

    论证方法为对比法。

    修辞方法为排比法。

推荐阅读:

    上海会计类培训信息及学习指导

    会计从业资格报考指南

    学会计 选立信(立信会计培训,上海最专业)

 

相关推荐:

    会计类考试简介

    会计类考试报考条件

    会计类考试科目介绍

    会计类考试合格标准

    会计类考试报名方式

推荐阅读:

    上海地区自学考试 报考专题

    上海地区成人高考 报考指南

    上海地区 网络学院 报生信息和专业对比

    成考、网院、自考毕业证书样本对比

 

 


 

热门标签:成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