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添了一把火
来源:转载编辑:zyh发布时间:2013年1月15日
内容导读:新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添了一把火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正在提速。
财政部继发布新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后,又于2012年底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将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水平,夯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础、服务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准则对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加强公共财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领域的改革迈出了新步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穗红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准则亮点纷呈
在陈穗红看来,新准则的亮点颇多,比如改善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定位、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当前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等,这都令她印象深刻。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定位方面有很大进步。”陈穗红告诉记者,以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实际作用有限,其中原因之一是本身定位不够准确,虽然包括了基本准则的内容,但不够系统,缺少应有的深度;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具体准则的内容,但又不够详细,不具可操作性。
比如,对结转和结余的区分,北京工业大学财务处处长杨松令认为,新准则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带来了实务操作上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前事业单位在年末即将收支相抵,将余额转入事业基金。这并不符合实际。而新准则就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将使得报表数据更真实,也有利于消除外界对单位结余资金的误解。”杨松令说。
比照新旧准则后,陈穗红认为,新准则加强了基本准则应有的内容,如对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等基本原则都有了改进和较全面的阐述,剔除了一些与具体操作有关的部分。
“这些内容的加强和明确,将有利于发挥准则对于制度的指导作用。”陈穗红说。
另外,陈穗红告诉记者,新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具体会计报表的构成和附注的内容做了新的修改和补充,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而且对我国未来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总体来看,陈穗红认为,新准则吸取了近几年来改革探索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视野,对规范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改革。
全面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
在陈穗红看来,会计目标的选择对会计主体界定、会计基础选择、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构成、以及具体业务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基本准则中必须加以明确阐述的内容。
而在原准则中并未明确阐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
为此,新准则第四条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并且其内容上大大超越了原准则。
新准则首次提出会计核算的两大目标之一—— —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让北京市财政局会计处副处长郝建国深受鼓舞。他认为,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检查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公益效能是否充分发挥;分析会计信息,计算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检查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原来,新准则明确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陈穗红表示,这一阐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方面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需求增加的新形势,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仅为政府宏观管理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服务,而且要考虑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特别是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中第一次明确体现了兼顾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原则,这对于以后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陈穗红说。
立信会计上岗证
立信会计从业资格
立信会计电算化
推荐阅读:
上海会计类培训信息及学习指导
会计从业资格报考指南
学会计 选立信(立信会计培训,上海最专业)
相关推荐:
会计类考试简介
会计类考试报考条件
会计类考试科目介绍
会计类考试合格标准
会计类考试报名方式
推荐阅读:
上海地区自学考试 报考专题
上海地区成人高考 报考指南
上海地区 网络学院 报生信息和专业对比
成考、网院、自考毕业证书样本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