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暑假是孩子们的节日,家长们却增加了不少烦心事儿。放假前一天,在西城区一所重点小学上三年级的林林带回家一封学校发出的家长信,信中明确列出了孩子们在假期不能做的事情,其中严禁玩包括网游在内的所有电脑游戏被排在首位。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整个暑假,林林的父母为了玩电脑游戏的事情和儿子斗智斗勇,身心疲惫,却发现孩子的“游戏瘾”不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拔下内存卡 爸爸随身带
为了严格执行学校的暑假要求,放假后林林爸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中电脑里原有的游戏全部删除,以为这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之后不久,他偶然查看了电脑的上网记录后,大吃一惊。儿子为了玩他最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先用搜索引擎从网上找到了这个游戏,在线玩了一段时间,大概觉得不过瘾,后来干脆把游戏下载,藏在一个文件夹里。林林爸爸很惊异9岁的儿子如何学到的这些电脑操作,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教过儿子这些,一番审问过后,儿子承认是他给同学打电话,同学一步一步教他做的,面对这么“好学”的儿子,林林爸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悲哀。
同样,林林妈妈在自己的MSN记录上也发现了儿子留下的痕迹,聊天记录显示,自己竟然和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多次玩网络游戏,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家中电脑开机之后就会自动登录MSN,林林以前也用过妈妈的MSN和同学聊天,如今,趁着放假家中没人,两个小鬼竟然用各自妈妈的MSN对打游戏,每次玩的时间还都不短。发现这些情况之后,林林的父母深感自己实在低估了儿子在电脑方面的动手能力,最终他们决定把儿子白天送到托管班,林林爸每天把电脑的电源线拔下来,随身携带。
除了林林爸采用的“拔线”,还有家长迫不得已“拔卡”,因为不少上中学的孩子电脑水平已经不在父母之下,甚至有家长设置开机密码,孩子都能破解,真是“爸高一尺,儿高一丈”,于是家长索性把电脑内存卡拔下带着上班,彻底断了孩子的念想儿。
为偷上网吧 儿子卖破烂
然而,“拔卡”和“拔线”这些招数真的能让孩子在暑假远离电脑游戏吗?家住西城的方先生给记者讲述他家“拔卡”后发生的“家庭大战”。
方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初一,由于暑假家中没人看孩子,方先生也沦为了“拔卡族”,白天把儿子留在家里自己写作业,下午儿子会找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学去玩。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儿子也没提玩电脑的事情,方先生还挺高兴,可是一次偶然偷听儿子的电话却令他产生了怀疑,当时儿子躲在自己的房间给同学打电话,和同学约定早上9点在小区门口会合,一起去附近一个胡同,还要带上点钱。
第二天,方先生跟踪了儿子,直到看见儿子和同学钻进胡同里的一家黑网吧,他才知道这些天儿子是在哪里过暑假的,方先生当即把儿子揪回家一顿暴揍,并把他所剩不多的零花钱全部没收。
此后,方先生严格监视儿子的一举一动,白天上班经常“电话查岗”,零花钱更是一分不给,原本以为这下儿子能消停一点,但不久他又发现了儿子的 “异常行为”,儿子狂喝家中的饮料,一箱果汁两天就能喝光,他还自动承担收拾家中报纸杂志的任务,最后,方先生终于发现了儿子的秘密,他把果汁罐、旧报纸杂志都拿出去卖钱了,甚至他还向同学借过钱,趁着爸爸允许他出去玩的机会,又跑到网吧去了,胡同里的那家黑网吧因为受过方先生的“威胁”,已经不让他们进,他们就打车到更远的地方去……了解到这些真相,方先生几乎崩溃。
一起打游戏 父子皆欢喜
眼看着好好一个暑假父子几乎闹得反目成仇,方先生又是和其他家长商量、又是请教老师、又是打教育热线,还上网查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最后他决定变堵为疏,以退为进。
按照专家的意见,方先生首先把拔下的内存卡插回到电脑上,并且告诉儿子,以后不用到网吧去玩电脑,在家里就可以上网玩游戏,但是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完成每天的功课,他回家会亲自检查,二是每天玩电脑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虽然儿子满口答应,可是,方先生仍然觉得心中不踏实,就在附近的体育馆给儿子报了一个游泳班和羽毛球班,这是儿子最喜欢的两项运动,这样每天上午孩子花两个钟头写作业,一下午都在体育馆运动,留给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钟头。
为了进一步缓和和儿子的关系,方先生还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以前经常听儿子羡慕地说起某个同学的爸爸给他下载游戏一起玩,儿子还慨叹自己怎么没有一个这样的爸爸,方先生决定满足儿子。他精心挑选了一些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的电脑游戏,例如英语版寻宝游戏《I SPY》、动脑筋的《蜡笔物理》等等,下班回家后和儿子一起玩,缺少玩伴的孩子当然愿意有人陪他玩,渐渐地,他竟然自觉把这两个钟头的游戏时间安排在爸爸下班后。
父子俩有了共同语言,借此机会,方先生还教给儿子一些上网常识,不要将自己的私人信息,诸如住处、学校及电话号码等随便透露给陌生人,尤其是在聊天室或BBS上。还教他学制作flash和绘图的软件,儿子学得很快,不久已经能够做一些有趣的动画向同学炫耀了。
“电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你越限制孩子越想玩,不如指导他玩,教给他怎样自控,这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方先生这样总结他的暑假心得。
可以打游戏 家长陪着吧
专家建议
“我们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发现家中没有上网环境的孩子,沾染上网瘾的概率会更大。‘拔卡’会压抑孩子对网络的好奇心,他会想方设法通过网吧等其他方式去接触,结果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提到的这个调研指的是去年团中央权益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直辖市)开展实地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1864 份,小组访谈和深度个案访谈近千人。
这份调研报告结论之一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上网行为的监督、指导与网络成瘾有密切关系,父母上网的、家里能够上网的、上网电脑放在父母能有效监管地方的网瘾比例低。”另一个结论是:“缺乏娱乐活动场所是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25.7%的中小学生觉得附近基本没有可以去玩的免费课外活动场所;64.1%的教师认为,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课外活动不丰富,活动场所少。”
孙云晓建议家长们要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有机会出去旅游,结交朋友,增长见识。而一些教育论坛上,很多家长支持这种意见,认为用拔卡等过激的行为阻止孩子上网,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很多学校下发的“网游禁令”也遭到了家长质疑,认为“禁令”很容易引发家长和孩子的矛盾。
记者看到,有位家长在网上晒了自己孩子学校家长信上的一条建议:“可以上网但需要家长陪同,可以看电视但不要接触连续剧”,比起动辄“严禁”来,其实这不失为一种开放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