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转载编辑:zyh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内容导读:如何解决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全员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必须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强自觉性。中小企业不能把会计管理工作定位在企业经营领导者利益和企业眼前利益上,应当与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一致,正确反映企业自身经济活动情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提高认识,才能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2、提高认识。摆正会计管理工作的正确位置。企业管理是一个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在中小企业的各职能管理部门中,除了会计部门外,还有生产与业务部门、技术开发部门、产品营销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及物资保管部门等等。会计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与其他管理系统紧密相关。任何一个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都必须摆正其服务的位置,提供真实信息,对其他管理系统起参谋和预测作用,只有会计信息有效共享,会计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密切地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的管理工作才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3、健全会计机构,建立各种会计内控制度。各中小企业应依法设置会计机构,明确会计机构职责与权限,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具体、权责分明,保证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增强会计人员责任感;各种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抑制、解决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制度保证。各中小企业应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各类账目,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逐步实现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抓好各项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由财会部门牵头,企业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在各项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根据内部管理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其建立在科学、合理、实用的基础上。只有这样,会计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抑制问题的产生,产生出来的问题也会得到有效地解决。
4、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会计业务内容错综复杂,会计手段灵活多样,会计人员素质千差万别,加强会计监督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会计监督不单纯是对一般费用报销的审查,而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企业的经营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费用开支、收入实现,一直到财务成果的产生。对一个单位来说,加强监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这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牵制制度,也就是说单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收付,结算及其登记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上下级之间不同人员分工掌管,使其成为相互制约的一种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单位的财务凭证稽核制度。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机构内部应配有业务水平高、素质好的会计人员,赋予其一定的权限,专职和兼职从事会计凭证的稽核工作。以建立会计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单位领导人的监督。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保障各项财会制度顺利实施的组织者,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如何,采取措施是否得力,直接决定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因此,单位领导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并督促会计和核算人员不断加强和改善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推动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保证会计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公司财会应在上级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正确核算,如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和交纳国家税收,维持投资者权益,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监督检查。对于单位领导人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违反本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财会有权拒绝执行。从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证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执行。
立信会计上岗证
立信会计从业资格
立信会计电算化
推荐阅读:
上海会计类培训信息及学习指导
会计从业资格报考指南
学会计 选立信(立信会计培训,上海最专业)
相关推荐:
会计类考试简介
会计类考试报考条件
会计类考试科目介绍
会计类考试合格标准
会计类考试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