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史总论
来源:转载编辑:zyh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内容导读:中国会计史总论
中国会计史有两种定义(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中国会计发展过程,探讨中国会计发展规律的专业历史学科,全称“中国会计史学”。中国会计史学是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和经济史学的组成部分,它以中国会计历史为研究对象,采有历史研究的技术方法,主要任务是以时序为线索,通过运用具体历史事实,提示和阐明中国会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中国现代会计提供历史借鉴,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依据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测中国会计的发展趋势,以促进现代会计的发展。
会计史有两种定义
(1)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会计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专业历史科,全称“会计史学”或“会计历史学”。会计史学是会计不和经济史学的组成部分。会计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会计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研究的技术方法坚持“史”、“论”结合,按照历史顺序,史实,提示和阐明会计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会计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现代会计提供历史借鉴,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依据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测会计的发展趋势,促进现代会计的发展。
中国会计史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已有一些会计史专题研究成果见诸会计刊物,如冯抑堂的《吾国古代之会计研究》、林道俊的《我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张心澄的《吾国会计史第一页之研究》等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70年代间,中国会计史学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78年初,国家商业部拟定会计科研课题,分派湖北财经专科学校进行“中国会计发展史”课题的研究。会计史学研究者进行了分散、自发的会计史学研究活动。
1983年5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筹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并将研究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国控会计史、中国革命根据地会计史、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的工作列入中国会计学会的学术研究计划。1989年12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天津召开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暨理论讨论会,标志着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由分散、自发研究步入有组织、有计划研究的新阶段。
主要活动有:①在中国领土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暨理论讨论坐上,以“历史上的会计变革”为主题,探讨中外会计变革的原因经验教训和中国会计变革的基本轨迹,及其对当前会计改革的启示会议确定,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史学体系,近期目标是通过广泛搜集、整理、编印会计史料,抢救中国的会计历史遗产;开展专题性、地区性和部分(专业)会计史的研究;初步完成会计史教材的基本建设。②在1991年5月召开的第二届会计史理论研究会上,以“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主题,讨论了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会计体制沿革及其规律、会计方法演进及其规律、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演变、成本会计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沿革等问题。③在1994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上,以“注册会计师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运行规律”为主题,讨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所处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所处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方式、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的发展环境、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注册会计师职业首先建设等问题。此外中国会计史学研究者积极开展同国外会计史学研究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了有益进展。
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会计史学研究取得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中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会计史稿》(郭道扬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上册1982年6月版;下册1988年6月版)、《中国会计简史》(李宝震、王建忠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版);关于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的作品主要有:《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赵友良著,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年11月版);关于中国会计史资料汇编的作品主要有:《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烂编写组、中国第二档案馆合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版)、《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大行政区时期)》(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7月版);兼及中国和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主要有:《会计发展史纲》(郭道扬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会计发展概论》(王海民、杨进、刘韬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9月版)、《会计发展史》(孙邦治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关于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主要有:《文明古国的会计》(文硕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版)、《西方会计史(上)》(文硕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6月版);另有美国、苏联、荷兰等国会计史著作的中文译本刊行。除上述会计史专著以外,尚有为数众多的会计史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1982年3月,成圣树、丁平准曾将其中部分论文辑录为《会计史学习参考资料(第一辑)》,由江西省冶金会计学会等单位印行。
(2)中国会计孕育、萌芽、形成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全称“中国会计历史”,是中国会计史学的研究对象。对于中国会计历史,可以进行综合研究、分期研究和
专题研究。
①综合研究,是对中国会计历史全过程、会计发展各方面及涉及会计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以提示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主线和基本状况。
②分期研究,是对中国会计历史全过程按照不同标准划分若干历史时期,对某一历史时期会计发展各方面及涉及会计的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以提示中国会计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发展概况。中国会计的历史一般依据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形态、中国历史朝代等标准划分时期。其中,按中国历史分期划分为中国古代会计、中国控会计和中国现代会计;按中国社会形态划分为中国原始社会会计、中国奴隶社会会计、中国封建社会会计;按中国历史朝代,或按中国每一朝代逐一划分,如夏代会计、商代会计、周代会计等,或按中国几个朝代合并划分,如商周会计、春秋占国会计、秦汉会计、魏晋南北朝会计、隋唐宋会计、元明清会计、中华民国会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等。
立信会计上岗证
立信会计从业资格
立信会计电算化
推荐阅读:
上海会计类培训信息及学习指导
会计从业资格报考指南
学会计 选立信(立信会计培训,上海最专业)
相关推荐:
会计类考试简介
会计类考试报考条件
会计类考试科目介绍
会计类考试合格标准
会计类考试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