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幼教早教新闻
正文
字体:

儿童教育专家:把阅读的快乐还给孩子

来源:转载编辑:yanglimy发布时间:2010年7月21日

内容导读: 少年儿童的阅读与其成长相生相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日前,记者采访几位专家,请教少儿阅读的种种问题。由于他们或从事儿童文学研究,或从事少儿读物出版,或参与过相关问题的调研与分析,得以近距离审视、观察我国少儿阅读现状,且视角不同,见解犀利,眼光独到。 ----学网新闻频道

  少年儿童的阅读与其成长相生相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日前,记者采访几位专家,请教少儿阅读的种种问题。由于他们或从事儿童文学研究,或从事少儿读物出版,或参与过相关问题的调研与分析,得以近距离审视、观察我国少儿阅读现状,且视角不同,见解犀利,眼光独到。

  少儿阅读喜中有忧

  少儿阅读的状况,在专家的勾勒下变得清晰。

 屈明颖:(从事阅读调查与阅读促进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近年来,全民阅读正在成为一项基本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活动效果日益显现。透过我们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得知,青少年的阅读消费、阅读环境酿造以及阅读内容方面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变。2009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79.0%,0—8周岁儿童人均阅读儿童读物4.83本,9—13周岁人群的人均阅读量为5.92本,14—17周岁人群的人均阅读量为8.57本;2009年,0—8周岁儿童的家长为孩子购书平均花费大约为50.41元,这与9—13周岁儿童的家长为孩子购书的平均花费相差不多。而14—17周岁人群的购书花费在未成年人中是最高的。2009年,14—17周岁人群人均购书花费约为63.00元。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我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当下青少年阅读的现状:功利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少;“浅阅读”多,“深阅读”少;图像阅读多,文字阅读少。

 很显然,我的这个评价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我当然看到了近年语文教育改革、儿童阅读推广,在改变青少年阅读状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青少年阅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健全的读书的社会。

 方卫平:(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儿童文学的大众化阅读时代。这个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由于视像媒介尤其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冲击和影响,图书阅读在大众文化生活分布中所占据的份额一度呈现了令人忧心的递减状况,另一方面,近年来,在人们的本能抵抗和自觉努力之下,书香社会的建设也日益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一个大众化的儿童文学消费时代,一个承载着更多文化理想的儿童文学审美时代,正在有力地参与着我们时代整个儿童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建构过程。

 李学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编审)

 总体上看,青少年阅读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推动阅读的力度在加大。少儿图书出版持续走高,少儿图书成为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总体份额已经占到图书零售市场的12%左右。但是,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还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少儿图书的出版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