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动听的儿歌少了?
来源:转载编辑:yoga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内容导读:如今,在演唱这些天籁之音的“娃娃团”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迎来60岁生日的时候,孩子们中广为传唱的却还是这些歌曲。为什么当代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歌曲少了?儿童艺术教育该如何抓?一个少儿合唱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折射出少儿音乐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令人深思。
五六十年代儿童歌曲是由当时国家一线的词曲作者创作,国家一线媒体传播,创作传播过程快节奏、高水准。而现在儿童歌曲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词曲作者中大部分人未将儿童歌曲列入创作范畴,而热心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又热情有余,水平有限。一些儿童歌曲用成人的思维谱写,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充斥着标语口号和套路化的技巧,却缺少真情实感和童趣童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动人的旋律、美妙的歌声、幸福的憧憬,那些似乎远去、却就挂在嘴边的童年歌曲,如阳光般洒在几代人的心灵里,成为他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演唱这些天籁之音的“娃娃团”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迎来60岁生日的时候,孩子们中广为传唱的却还是这些歌曲。为什么当代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歌曲少了?儿童艺术教育该如何抓?一个少儿合唱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折射出少儿音乐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令人深思。
“合唱团是艺术的摇篮,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就像启迪孩子们通向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轻轻打开了那纯洁心灵的小窗。”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建团第一批团员孙梅英老人已是72岁高龄,回忆起在合唱团度过的童年时光,依然满是浓浓的情感。她介绍说,简陋的排练室里,只有一架钢琴,若干条长条凳,最初只有三四十人。为我们创作歌曲的主要是中小学校唱起来。《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早操歌》、《绿色的祖国》等等一批少儿歌曲,就是这样写出和传播开来的。”
人们不禁要问,社会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为什么儿童歌曲的创作和传播却不如那个时候?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孟大鹏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有多方面原因。“五六十年代儿童歌曲是由当时国家一线的词曲作者创作,国家一线媒体传播,创作传播过程快节奏、高水准。而现在儿童歌曲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词曲作者中大部分人未将儿童歌曲列入创作范畴,而热心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又热情有余,水平有限。一些儿童歌曲用成人的思维谱写,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充斥着标语口号和套路化的技巧,却缺少真情实感和童趣童真。”
孙梅英补充道,“我们那时候词曲作者们和小团员打成一片,都成了很好的忘年交。他们写了词或谱成曲,第一时间和我们交流,征求修改意见。这些是现在词曲创作者们很难做到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帮助,这种教育不应该是形式化或说教式的,而是用动人的歌词和旋律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向,将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他们。
面对当下市场经济冲击,社会处在转型阶段,人们对文艺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家长们对孩子的艺术教育逐渐出现功利化的趋势,过去声名显赫的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孟大鹏介绍道:“随着电台的节目调整和机制改革,我们合唱团为电台录制儿童歌曲的任务少了,我们现在主要做两件事,一是进行儿童音乐普及教育,二是提高合唱团的艺术水准,争取与国际接轨。”
在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当小团员的经历让著名青少节目主持人鞠萍至今难忘。“那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宝藏。合唱是一项特别有益于儿童成长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训练,不仅能学到音乐知识,提高歌唱技巧,更能增进团队精神,培养集体意识,值得提倡。相较之下,现在很多节目让孩子们选秀、PK、模仿成人表演,给他们过早地灌输个人主义思想和竞争意识,这不仅给参加节目的孩子带来了伤害,还给电视机前的其他儿童作出了反面示范。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儿童艺术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打基础,重视全面发展、培养兴趣,而不应以功利为目的,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