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家长应放平心态 量力而行
来源:转载编辑:kevin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内容导读:在上海,早教班、亲子班遍地开花,市场日渐红火。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和行业标准,早教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给家长的选择带来诸多误导。对此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对于婴幼儿早教应该放平心态、量力而行。
随着改革开发,很多国外先进的教育方式进入中国。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之一的上海,总是敢于“尝鲜”。多年之后,早教已经成为上海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上海,早教班、亲子班遍地开花,市场日渐红火。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和行业标准,早教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给家长的选择带来诸多误导。对此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对于婴幼儿早教应该放平心态、量力而行。
众多父母热衷早教
“孩子在哪里上早教班?”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一见面少不了讨论“早教”的话题。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已经不能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培养提前到了0——3岁。“激发潜能”、“在游戏中提高宝宝情商”、“开发婴幼儿八大智能、培养六大能力”……在一些早教机构的宣传材料上,记者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宣传内容。别说众位育儿心切的家长,就连记者也不禁怦然心动。
程女士的儿子从1岁开始,每周上两堂早教课。“我听说有的孩子刚满月就上早教班,我家宝宝已经算晚的了。通过上早教班,孩子学了不少东西,比如上课要坐好,如何自我介绍,跟小朋友一起配合做游戏等。这也是为将来上幼儿园做准备,让他体验一下集体生活,免得以后到了幼儿园不适应。”程女士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和程女士想法相似。对于不算便宜的学费,他们表示虽然贵,但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得来上。
先玩“彩虹伞”、再来“唱名字”,在某亲子园,十几位家长正带着小宝宝跟随老师上早教课。家长们一边听老师讲,一边带着孩子玩游戏,忙得团团转。亲子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前几年相比,现在带着孩子来上早教课的家长越来越多了。目前园里参加早教的孩子近300名,每周上两次课。课程针对0——3岁宝宝大脑的发展特点,通过课上音乐、游戏、玩具操作等环节,锻炼孩子的语言、认知、手指精细动作、大运动和交往的能力。同时使家长获得更多的科学、系统的育儿方法,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一定立竿见影。
有无必要说法不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没有统一的早教模式和来自权威部门的科学引导,人们对早教的认识众说不一,家长只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摸着石头过河”。不少家长发现,虽然早教机构有不少,但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各不相同,也没有一定标准,很难搞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也不知道哪一种对宝宝的成长帮助更大。
对早教班的效果,还有一些家长表示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神”。陪孩子上过早教课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堂课就是十来个家长抱着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操、听音乐、玩玩具,还有一些亲子游戏。一星期就一节课,对孩子来说,未必真正能有多少作用。而且孩子经常只顾着自己玩,根本不听,更别说按照老师的话去做,“有时候觉得钱花得并不值,好多东西自己在家也能做。不过这里的宝宝多,就当花钱让孩子进行早期社交吧。”
标准监管亟待规范
婴幼儿早教领域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也日渐红火。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个新兴并且发展迅速的行业并未纳入政府教育部门的监管。记者从我市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家还没有对早教这一行业的归属做出划分,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和管理规定。从收费来看,也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现在早教机构收费有的按学期,有的按年,通常从上千元至三四千元,平均下来每节课从几十元到近百元不等,浮动范围很大。
由于目前幼儿教育的管理重点是3——6岁的学前教育,0——3岁的婴幼儿早教还没有纳入监管范围。想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的家长现在还无法从权威角度判断孩子接受教育质量的好坏。
选择应因人而异 量力而行
近年来早教行业发展迅速,不仅一些公办幼儿园开设了此类课程,民办早教班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早教,不少人还存在误区。”专家说,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其实,早教不是培养“神童”,早教班也没有一些家长想象的那么神奇,“相反,早教不应提倡过早学习文化知识,而是着重于孩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
同时,早期教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上了早教班就万事大吉,家庭和父母教育在孩子的婴幼儿阶段仍是最重要的,“早教班属于‘锦上添花’,效果因人而异。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班的孩子将来肯定有所作为,也不是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难成大业,这只是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多了一个选择。”
专家表示,现在的早教市场需要教育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以及规范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