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新闻
正文
字体:

河南公考与外省联考 考题太难考生叫苦

来源:本站编辑:YY发布时间:2011年9月19日

内容导读:河南公考再与外省联考 考题太难考生叫苦

  “拼车”在郑州越来越流行,尤其是“打的”,看似拼车者省大钱了,其实是的哥赚多了。这笔明白账无论你会不会算,但9月17日参加全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反正是算清了。因为在当天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打的拼车车费的计算成了考题。尤其让考生们意外的是,考试当晚网上出现了这次“公考”的参考答案,不过这只是公务员培训机构给的。

  河南“公考”再与外省联考

  与往年“公考”不同的是, 河南此次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与政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一并举行。

  这两项考试,考试“大军”共有136453人。其中,公务员考录的考生有94028人,后者为42425人。全省共在省直和18个省辖市政府所在地设立了26个考区109个考点。上午9时至11时测试行政职业能力,下午2时到4时30分测试申论。

  据悉,这次河南“公考”是和福建、甘肃、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地联考,共涉及考生近30万人。

  几乎每个考场都有弃考者

  虽然报名时兴致勃勃,但到进考场时,不少人当了逃兵。

  当日上午,在河南工业技师学院考点,12考场的一女考生告诉东方今报记者,他们考场只有17人考试,“竞争小了,可是自己高兴不起来,刚来的时候那种兴冲冲的气头减了不少”。

  郑州师院67考场,有9人缺考。“我们考场也一样,有六七个人缺考。”在洛阳理工学院参加考试的孙爱亮说:“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每年考研也会有很多考生缺考,一样的!”

  几乎每个考场都有弃考者,甚至有的考场只有半数考生,多数考生对这种现象表现冷淡,“不来考试很正常,也没说必须得来考试”。

  郑州技师学院11考场的段女士就是“弃考族”。“竞争那么激烈,我又没有复习,一点把握都没有,还不如先做好本职工作!” 她坦言。

  “报名时,大家都报了,所以我也报了,只是报着玩玩呗。工作既然已经找到了,就不想去考试了,而且几率那么小。”本应在中原工学院考点参加考试的许先生,这样解释“临阵脱逃”的原因。

  绳子当道具找到答案

  “把一段绳子折3次,从中间剪开,有几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这道题,看似简单,却把不少考生蒙住了。 

  于是,有牛人想出了“歪招”,现场比画。

  考生王先生自称数学一向不好,冥思苦想半分钟,也没想出答案来,随后灵机一动,主意来啦:他带的铅笔刀上,恰好系着根红色的绳子。

  他把绳子截断后,现场折三下,而后,再用铅笔刀截断,得出自己的答案。

  虽然许多考生有拼车的经历,但做起“拼车收费”的题来,还真有点吃力。

  题目是这样设置的:某市规定,出租车合乘部分的车费向每位乘客收取显示费用的60%,燃油附加费由合乘客人平摊。现有从同一方向出发的三位客人合乘,分别在D、E、F点下车,显示的费用分别为10元、20元、40元。那么在这样的合乘中,司机的营利比正常多多少(三位客人是一起的,只是分别在上述3个地方下车)?

  答案共有四个,分别是2元、10元、12元、15元。

  郑州师院考点的几名考生,走出考场后,一起戏言:“现在明白了,拼车,不是咱赚大了,而是出租车司机赚大了。”

  在下午的申论考试中,共有9个文字材料,其中1个是“张悟本事件”的内容,并要求根据材料,来分析“张悟本事件”所折射的现实问题。

  考生普遍反映,申论题并不难,但要做完题目并不容易,有的考生称,没写完就结束了。

  网上爆出考试题参考答案 

  “公考”结束,众多考生在议论“到底能考多少分”时,部分考生在网上发现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参考答案。

  东方今报记者网上查询后,发现所谓的参考答案,是一家公务员培训机构发布的,网上发布的时间是9月17日19时30分。除正确答案的字母外,还配有答案的具体内容。

  据多名考生证实,答案与他们所做的考题是一致的,但答案是不是正确,不好说。

  “公务员考试题,一向都是保密的,这参考答案咋出来恁快啊?”有考生质疑。

  这次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方,是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省公务员局。

  据了解,我省从未公布过公务员考试试题答案,也未委托其他部门和机构公布。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其他机构公布公务员考试的参考答案,应说明答案的出处,是不是受考试组织方委托等。否则,擅自发布是不妥的,假如答案有错,则会对考生评价个人成绩造成误导,也会对公务员考试的严肃性和社会公信力带来不利影响。

  报名要求“无残疾”被指歧视

  《甘肃省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规定,报考警察岗位者的条件包括:“身体健康,体形端正,无残疾,无色盲;单侧裸眼视力不低于4.8。”北京律师周世锋、李方平近日致信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公务员局,指出该招考要求违法,是对残疾人就业歧视,应删除报考条件中关于“无残疾”的限制性规定,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符合残疾人“正常履行职责”身体条件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