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一天天长大,思想意识慢慢形成,已经能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他的意思。这时,他需要你有更多的时间通过陪他玩耍、交流来了解他的想法、满足他的需求。现在的妈咪们都分什么类型呢?不同的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呢?
一.理智型妈妈
典型个案:
陈淑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她处理事情井井有条,面对问题理性冷静,从不感情用事。理性是陈淑最为推崇的品质,遵章办事是陈淑的行动准则。无论何人何事,陈淑首先想到的就是规则。有时公司的同事觉得陈淑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她严于律己,待人待己一视同仁,他人也无话可说。陈淑的精明强干在公司中有口皆碑,颇得领导信任和倚重,不过和同事们关系都一般。在家中,陈淑也是一个有规则的人。3岁的儿子和她很像,循规蹈矩,事事都要讲规则。
陈淑对此很满意,心中却隐隐有些莫名的忧虑。因为她发现,儿子似乎不愿意和她亲近。
性格分析
“理智型”人的优势:
陈淑是理性占据上风的人。理智型的个体,性格品质中理智成分超越情感成分,善于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善于分析各种选择的利与弊;善于批判性思维,理智感强、意志坚定;容易接受冷静的、实事求是的推理;做事讲求实效,不感情用事。对于事业成功,这些品质都具有积极意义。
“理智型”人的软肋:
在人际关系方面,过于理智的人就可能会碰到一些麻烦。由于对情感不够重视,理智型的人往往不善体会他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处理事务时也不善于照顾他人的心情,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别人的需要重视不够,有时会无意间伤害他人感情。对于他人内心的情感,理智型的人也不愿倾听,在他们看来,关注情感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这样的个体通常被视为冷静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可以亲密交往的朋友。因此,这样的个体有很多关系密切的合作者,却很少有知心朋友。
在养育宝贝过程中,“理智型”妈咪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1. 经常对孩子说教,讲道理,却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
孩子难以从母亲身上看到情感反馈。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婴幼儿通常会把妈咪的表现和自己联系起来,疑惑、进而认定:“妈咪不喜欢我。”对于孩子而言,他的看法就是现实。而这样的“现实”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孩子会认同他认定的“妈咪的看法”,也会不喜欢自己,从而埋下自卑的引线。
2. 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精明强干的理智型妈咪,对于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能够事先洞察。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理智型的妈咪通常会提前考虑并指导孩子,给孩子现成答案,却很少给于孩子自己思考、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
理智型的妈咪没有想到,在面对问题时不断尝试,并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是个体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经验是可以传授的,但是能力必须通过实践培养。帮助孩子解决一时的问题,看似简单高效,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依附于母亲长大的孩子,由于没有实践经验,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都很差。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却依然幼稚。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知所措,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
3. 对孩子的情绪表达不够重视
当孩子遇到挫折,希望向母亲倾述时,理智型的妈咪很快会把注意力放到问题的过程、真相、解决方法等实质性的方面,试图建议孩子如何更好地处理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指导。他们只是需要倾述,需要有人倾听。在倾诉中,孩子可以理清思路,并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妈咪提供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于孩子。
更糟糕的是,妈咪的说教会阻碍孩子清楚表达情绪。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需求,理智型的妈咪往往不甚关注,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甚至批评孩子的情感表露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贬低孩子情绪反应的价值,逐渐压抑了孩子的情绪表达。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无法得到母亲的理解,无法和母亲沟通,逐渐不再尝试向母亲吐露心声,亲子之间的距离也就逐渐拉开了。
此外,孩子不能痛快表达的情绪并不会自行消失,它们总会试图通过其他途径表达出来。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有些孩子甚至会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试图表达内心的挫折感。这是任何一个妈咪都不愿意看到的。
4. 过多的规则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
理智型妈咪对于规则的重视,也可能会从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孩子常常需要遵守很多明规则或暗规则。如果孩子违背了规则,就会受到妈咪的批评。过多的规则会压抑孩子的自由,束缚孩子的行动,不利于孩子自由的成长和发展。事事需要考虑规则,会使孩子变得遇事犹豫,畏首畏尾;事事循规蹈矩的孩子,看似中规中矩,却也缺乏创新精神,不敢突破常规。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个性谨慎,少有冒险精神。
专家建议:
遇事冷静理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作为母亲,仅仅冷静理智是不够的。精明强干的理智型妈咪,不妨考虑以下的建议:
1.注意在各种角色间转换,不要被一种角色所束缚
管理者角色和母亲角色需要不同的表现。下班回家之后,理智型的妈咪需要提醒自己:“现在我不是主管,而是一位母亲。”
2.学会表达自己,倾听孩子
真诚表达自己的情绪,用言语和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宣泄不良情绪。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地方。作为妈咪,应当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提到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时,认真倾听,适时表示理解和接纳,不要急于做出正确或错误判断,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记住,在这个时刻,孩子才是主角。
如果必要,试着引导孩子辨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问问孩子:“那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这件事是不是让你很难过?……”当孩子表达完毕之后,问问孩子是否需要你的建议。如果孩子愿意听听你的看法,尽可能客观中立地表达,可以指出孩子的不妥之处,但是不要指责,也不要对于孩子的情绪做出评判。如果孩子拒绝了你,也不要强求孩子听你的建议。若能保持这种客观冷静、同时又是支持性的态度,孩子会更愿意倾听你的看法,接受建议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3.制定简单明确的必要规则
规则是必要的,它可以控制孩子不会做出过分的或危险的行为。在一些必须坚守的原则方面,让孩子明确知道你可以容忍的底线,也就是什么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至于那些非原则方面,就让孩子自由发展吧。
4.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由于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维能力不成熟,孩子有时的确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但经验累积的过程非常重要。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当孩子做出错误判断时,妈咪应给予适当的辅导,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的做法不合适,同时可以提供解决方法给他选择,并讲解怎样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
如果是个小问题,不会有严重后果,也可以允许孩子尝试错误的解决方法,允许消极后果出现,让孩子自己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正确决定的技巧。这些小小的、零散的错误经验是帮助孩子有一天做出正确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孩子身心的成长及知识的增加,他将逐渐拥有独立做出判断、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二.内控型妈妈
典型案例:
文静是一所重点大学的教师,实验室的教学标兵和科研骨干。她相信,今天的成就正是自己辛苦努力的回报。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本科毕业后,文静顺利留校,最初的岗位是实验员。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7年时间内相继完成了硕士学业、博士学业,顺利转入教师行列。文静并没有就此停止求学的脚步。现在,她正在积极联系出国进修。
文静和同事们交往不多,但关系融洽,礼貌谦让。她信奉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而她的经历也让她有理由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