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及银行国际化战略讲座举行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8月16日
内容导读: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英国剑桥大学高管教育中心合作主办的“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及银行国际化战略讲座”在京举行。应邀出席讲座的还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廖岷、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以及来自31家会员银行的近50名高管代表。----学网新闻频道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英国剑桥大学高管教育中心合作主办的“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及银行国际化战略讲座”在京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主持,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应邀出席并致辞,剑桥大学政策学教授、王后学院院长伊特韦尔勋爵以及剑桥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威廉姆森先生分别以“金融危机与监管者的职能”和“国际化发展战略-机遇、难题和教训”为主题进行了讲座。应邀出席讲座的还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廖岷、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以及来自31家会员银行的近50名高管代表。
华庆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监管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银监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体系,重视防火墙机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审慎的风险隔离以确保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重视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的结合、规则性监管和原则性监管的结合;重视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及其外部约束和透明制度建设;同时还十分重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国际监管合作。目前,资本质量与水平、大额风险暴露、动态拨备等一系列风险监管指标和工具,已经构成了中国银行业吸收风险的最前端防线。中国银行业一级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集中度风险控制的标准和拨备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银监会一直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将根据自身的实际,认真总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借鉴各国良好经验,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伊特韦尔勋爵在讲座中首先详尽地分析和阐述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他指出,尽管危机的触发点是信用风险,但却是通过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率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在衍生品开发过程中,低估了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当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资产杠杆率过高,带来了流动性风险。他认为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掌握好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本次危机还暴露了欧美金融监管的缺陷,例如监管机构初期鼓励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做法、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缺失、对宏观审慎风险监管的忽视,均导致未能有效防控风险。此外,伊特韦尔勋爵还梳理和提炼了目前一些国家和国际性金融组织为应对危机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探索的概况,例如美国、英国、G20,IMF,FSB等。最后,他对中国金融产业今后的发展以及对全球金融的贡献和影响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和意见。
威廉姆森教授从价值链入手,探索国际化战略带来的优势,并指出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资源、战略目标,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分析和了解国际客户和国际市场以及根据消费行为进行市场细分等方面。他以丰富的案例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兼并、联盟、“绿地投资”这三种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优势与困难,以及介绍了国际化企业调整组织机构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两位教授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回答了他们的提问。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教授精彩的演讲内容和敬业的精神均受到了参会人员的欢迎和肯定。
杨会长在总结中表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这两个主题非常重要,应当引起中国银行业的高度重视。金融国际化趋势不以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同时,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国际化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需要依靠国际金融监管力量。因此,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国际化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面对的。我们只有采取国际化思维方式,重视提高国际学习能力,才能在挑战中形成国际竞争实力。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我们需要有跨国银行跟上跨国客户步伐,满足客户需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