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术 / 书法新闻
正文
字体:

王德林先生的书法及其艺术观

来源:转载编辑:zhailiting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7日

内容导读:王德林,孔子文化书画院顾问、孔子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秦唐翰墨书画院艺术顾问,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艺术顾问,上海榜书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会员等。----学网新闻频道

  王德林,1953年生于宁夏银川,祖籍河南舞钢,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曲阜国际孔子文化促进会研究员,孔子文化书画院顾问、孔子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秦唐翰墨书画院艺术顾问,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艺术顾问,上海榜书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会员,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宁夏大学客座教授,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常务副会长,宁夏书法家协会理事,宁夏标准草书研究会名誉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馆研究员,中国最大的竖字横写独体榜书吉尼斯纪录创始人。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交流和展出,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书法报》、《中国绿色时报》、《人民画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华英才》、《中国书法报》、《中国收藏家》、《宁夏日报》、《新世纪画报》、《世界知识画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绿色网、宁夏新闻网、宁夏报业网等网站刊发,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有采访报道。

  人奇字自古

  易林

  早在西安地质学院求学时,王德林就迷恋上了书法,西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蕴藏无数经典的碑林带给了他许多的灵感和启发,激发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如今已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的他,缘于对书法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之余,潜心研习榜书艺术,笔耕不辍。

  众所周知,在中国书法之林,榜书以其雄浑豪迈、气贯江河而引人注目。然千百年来,涉足榜书领域且名留书史的书家并不多,究其原因,不外乎康有为先生所总结的作榜书之五难:“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同,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同,五曰笔管难精”。因此五者,在榜书领域少有建树之人。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影响,王德林先生经过多年的努力,练就了一次蘸墨、竖字横写、一气呵成的榜书独字书写,解决了大字难写的问题,创造了中国竖字横写独体榜书吉尼斯世界纪录。

  “读书方知学问浅,观海才觉天地宽”。王德林先生把书法和文化比作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地球若没有太阳光芒的照射,就不会有生命存在,学书人如没有较深文化修养的支撑,就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书法家。在他看来,学好书法,一定要深入学习与书法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只有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才能妙发灵机,创作出新时代的书法精品。他常常讲,作为书法家要少参加一些笔会,多做一点学问;少一些应酬,多一些读书。

  对于写字,王德林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一个字就是一个人,要有筋骨,要有血肉。没有筋骨,字就会缺乏生气;没有血肉,字就不生动。一个好字远看可以近看可以,就是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应给人美的享受。”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由最为奇特的笔划构成的,这就使得书法家不得不去设法解决那些千变万化的结构问题。他说通过书法,可以训练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藉、精微、谨严与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平衡与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书法是线条以及章法布局的艺术。一张纸一个大字,从哪里起笔,下一笔在哪里,如何把握结构,做到气韵生动,提笔之前必须心中有数。观王德林先生作书,只见他悬肘握管,凝神屏息,铺毫入纸,提按使转,自由翻飞,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让人仿佛进入太极的境界,在感受力与美的瞬间纸上出现了一条“龙”或一只“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和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艺术。任何创新都是一种探索和试验,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此,王德林先生对任何人的创新都保持一种理解、支持和宽容的态度,即使是对那些离经叛道,写得支离破碎、东歪西倒、张牙舞爪、稀奇古怪的作品,他认为也不必惊恐,也不能鄙视,要允许人家试一试。只有容纳各种书体上的探索和各种书风的并存,给创新者一个自由的天地,这样才能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书法不同于写字,它是艺术。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创新,在作品中要有“我”的存在。王德林先生在书法上有自己的独特艺术追求,虽说不能独辟蹊径,但决不人云亦云。有人质疑竖字横写是不是有意作秀?对此他不予回应,因为这是他在长期的练书过程中,为了解决写大字时由于书案和人自身的局限而造成的难题,以便于更加自如地畅抒情怀而摸索出的一种书写方式,也是有意从书体到书写方式上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这当然需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克服一道道难关的决心。他处事的座右铭是:“宁肯做一个失败的探索者,也不做固步自封的平庸者。”正是秉持着这一信条,王德林先生在从政从艺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的工作业绩屡次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原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曾在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扬王德林精神。同样,也是这种强烈的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成就了他的书法。这就有了创纪录的“龙”字,也就有了常见于笔端案头的“龙、虎、鹰、精、气、神”等鸿幅巨制。他的大草号称一笔书,不乏张颠醉素之风貌。

  王德林先生喜欢以“佛”、“信”、“乐施”等字为书写内容,在他的生活中也一直操守着艺术为众生的思想,因此不管抗震救灾还是义务助学等公益活动,他都会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践行他的人生观。

  古往今来,无数书家都是以书法这种形式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妙书神品,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郑板桥等为世代称颂,他们的人格魅力也通过作品充分地展露出来。王德林先生经常强调,人格魅力是书法家成长的重要条件,若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见贤思齐”的品质就会滑到文人相轻、唯我独尊的深渊中去。因为,书品即人品,书家所书内容和风格是其思想情感最确切的表述,同时又是书家美好心灵外在的直接展示。书法家有人格魅力,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当今的书法家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首先必须正确对待名利,要有艺术的使命感、民族的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感。不能一拿笔就讲价,一开口就要钱。“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只有人格非凡,字才能古朴自然。

  王德林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事务缠身的同时能潜心钻研书法艺术,除了对书法的热爱,更可贵的便是其对生活的态度。他也因此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于宇称他为“千古探艺第一人”,他的作品被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誉为“神奇的书法艺术”,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主席陈玉龙对他的作品评价为“璀璨壮丽”。

  如今,王德林先生仍在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快乐地行进着。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