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巡礼:创新求实 走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在位于北京四环中路的北京城市学院,我见到了该校副校长陈宝瑜教授。陈校长精神矍铄,儒雅中透着睿智,对教育事业满腔热忱。他先是简单地向我介绍了学院下设的经管、理工、艺术等十一个学部的基本情况,对于规模最大的高教自考学部,陈校长则作了重点推荐并重点谈了高自考教育创新、求实、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城市学院高教自考学部(培训中心)的办学特色。
高自考助学教育仍然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高自考助学作为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已完全市场化,尽管近年来计划内统一招生不断扩招,在生源市场上它遇到了严峻挑战,但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仍将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除了已有24个家国承认我国自考学历证书,教育质量在国内国际范围已广泛的认可外,她还有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所没有的一个不可替代性和两个不可比拟性特点。
一个不可替代性是指自考助学教育不需入学考试既可入学,而且是全年招生,随时入学。两个不可比拟性为:首先自考助学给学生以最大自主选学权,选什么专业、哪个省区的助学院校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其次是学习方式和学制非常灵活,上全日制还是业余制,同时学几门课,学制多长,都由学生自己拿主意。因而自考助学教育有广泛而独特的社会需求空间,必将长久存在。
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人才
北京城市学院的高教自考学部举办全日制、业余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高职自考和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经过15年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优质品牌,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助学单位”和“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培训示范学校”。北京城市学院一直把全日制助学当作“宽进严出”的教育形式来办,以学生为本。针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宽进严出”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呈现多层次、参差不齐、潜在能力多样化特点,高教自考学部提出了“因材施教、多路育人”的施教方针,并设置了“一条直通车,四座立交桥”的教育服务体系。
“因材施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和办学理念;“多路育人”是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和培养目标;分流管理、扬长补短是基本的运作原则和方法。如对400分以上入学的学生引导鼓励他们完成本科学业;约80%的学生可以读高职高专;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专心,获取学历没信心,但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对这部分学生我院就帮助指导他们先学习职业资格证书,先解决就业问题。学校为每个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建立成才档案;学校毕业生服务中心为广大同学搭建学习、就业互通立交桥。根据毕业生各自的不同情况或是鼓励先学习再就业,或是鼓励先就业再学习,或是建议边就业边学习;结合自考教育模式,为工作、生活、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多样化的优秀毕业生。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
【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海淀走读大学,成立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开创正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之先河,现为北京市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在国际民办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校是全国高等职业地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校前五强,北京优秀民办高等学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