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6月2日
内容导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改革开放,开拓创新
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
A.科技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理论创新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是( )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
A.特征 B.本质
C.目标 D.原则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 D.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7.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动摇
8.正式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综合国力 B.人民利益
C.增长速度 D.统筹发展
10.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 )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11.股份合作制实现了劳动者的( )
A.劳动联合 B.资本联合
C.资金联合 D.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统一
12.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 )
A.农业机械化 B.农业机械化和集体经济
C.现代化的大农业 D.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
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按劳分配 B.共同致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生产资料公有制
14.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
A.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平衡
C.社会总供给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平衡
D.社会总需求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平衡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