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自考新闻
正文
字体:

专家访谈实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4月28日

内容导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特别邀请到了自考名师李玉峰老师做客我们聊天室,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复习重点和答题技巧和网友交流,李老师,您好。

  李玉峰:你好。

  主持人:我们先请李老师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复习重点和答题技巧?

  李玉峰: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做一个交流,下面我首先来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复习重点,这个我主要依据咱们历年考试的情况规划一下考试重点,从教材的情况来看,我把它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党员的部分,第一章,第二、三、四、五把它归为第二部分,也就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部分,七八九是第三部分,垄断资本主义部分,第十章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从历年的试题来看,这四大部分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这样的规律,第一部分所占的分值只有两到三分,一般的命题方式是两个单项选择题或者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命题方式基本上是这样;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大约在18个左右,多项选择7个左右,简单题一般三个,论述题有两个,总的来看这部分的分值大约总分在70分左右,并且这70分在二、三四五六这几章中分配的比重差不多,第二来讲,这一部分是咱们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所在。

  第三部分来讲,单项选择大约为一个,多项有两个,总的分值在15分左右,最后一部分一般出题较少,或者是一个单选或者多选,有时候会出现简答题,平均4分,这就是咱们教材的大体状况,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个重点,如果时间不是特别充足,仅仅把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第二大部分,分值是70分左右,就可以了。

  这是对于咱们这门课最整体的介绍。至于各章来讲,由于咱们命题考试的特点,也就是说按照一般命题的规律,上一次考过或者上上次考过的试题,一般在这次的考试中是不会再出现的,多少说这种不出现不是一种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上次可能出了一道简答题,这次没有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是一道单项选择题或是一道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同样地考察了知识点,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那种上次出过这道选择题,这次再同样的出来,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这是命题的一种规律,基于这样一种规律,我们在进行各章复习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大家可以分析一下06年前面两次考试的试题,看一看重点是在哪个地方,在这个知识点上出了哪个题,从哪个角度出的,这次来讲一般来说出的机率是比较小的,第二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那些没有出现过,前两次一次也没有出现,这个应该是这次大家所复习的重点知识。

  因为咱们这本书知识点太多了,所以我不可能一一点到,下面我把每一章中大体上大家应该重要把握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里边就讲了研究的出发点、任务、和对象。而在这三者之中,在06年的考试中没有涉及到的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所以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这部分的知识,也就是有关经济规律这部分知识是大家重点把握的,对于出发点和研究对象,这个精力要稍微少放一点,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是商品和货币,从这章开始,刚才我说过了,是历年命题的一个重点,而且像在这一章,里边的知识点是特别特别多的,有的时候,在命题的时候,同样是商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所以这个点上大家复习的东西就要稍微多一点,但是也是有侧重,侧重依然是刚才我讲过的,一定要把那些刚刚考过的知识点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在这里我只指一个思路就可以了。因为本章的题目是商品货币,一方面是有关商品的,商品里面把握什么,就是把握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一个前提条件,一个决定条件。然后是商品的R因素指的是什么,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三是生产价值的劳动二重性,这个要把它和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联系起来,因为枢纽问题在前几年的考试中反复考过,然后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里面是这样一些小知识点。

  对于货币的里边,一般来讲,重点是放在货币的职能这个层面上,货币的职能里边又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三者是最重要的。

  本章中还有另外一个知识点就是规律,这个稍微看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章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剩余价值里边大家重点把握的第一个知识就是资本的总公式,要了解有关的东西,总公式的形式、矛盾,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什么?这是一点,那么第二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要把这个过程理解清楚了。至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性,大家一定要作为选择题看一看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而作为简答题的时候要把二者的特殊性都表现在哪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生产剩余价值的时候有一个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问题,这个一般是联系后面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一块考的,复习这点要把后面的联系起来。这一章再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有关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个大家要注意他们各自产生的条件和二者关系是什么?

  再有一点就是资本的积累,重点把握资本积累的因素是哪些?把握这个影响资本因素的时候,让后边的影响利润率的因素连起来考试,因为在考试里边往往把他们的影响因素混在一块让你选,因为这两个是比较多的,都有四五点影响因素,往往把它混起来,所以要连起来复习。

  对于第四章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流通过程从以往考试情况来看,它命题并不是很难的,因为这章是相对容易理解,把握的东西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形态和三种职能,以及资本能够顺利循环的条件,这个是要把握的,在资本的周转里边把握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周转次数的关系,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再有一个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问题,刚才已经涉及到了,要把它和可变资本放在一块来进行复习。

  在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之后是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的问题,其实也是资本生产快慢对生产价值的影响,这个点以前是往往出简答题的,但是对比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的。

  再往后就是有关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再生产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是每年都要出题,再生产主要掌握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出发点是什么?马克思在生产理论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至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一般不会让你默写公式,只会让你区分,在以前的串讲里我提到过,一共八个公式,最短的划等号就是简单再生产的公式,出现大于号的是前提条件。而短的公式是简单再生产的剩余条件,长的公式就是扩大再生产的剩余条件,在这个点上一般不会让你默写公式,只会区分,把握这一点能够把这八个公式更好地区分清楚。这是在第四章重点把握的东西。

  第五章就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一章一个是生产成本,这个往往考察公式——生产成本等于谁和谁相加的和,考察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再有一点就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这个刚才我们已经涉及到了,要把它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联合起来进行复习。

  后面就是有关生产价格的问题,要考的依然是生产价格是谁和谁的之和,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那么在生产价格这个大框架里边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的关系。这是第五章的东西。

  对于第六章,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在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重点考的是地租问题,商业利润我们把握的东西比较少,一个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什么?一个就是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这两个点是要特别注重的,流通费用分成两种,教材中各举了几个例子,这是出题的点。由于借贷资本和利息这块,主要考的是利息和利息率,股份公司股票里边一般会考的是股票的特点,那三个特点是什么?股票价格的计算,最重要的这一章,就是地租了,那么地租大家把握的东西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各自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也就是级差和绝对地租在以往的命题里面,出现大多时间是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论述题肯定是简答和选择,这个大家要重点复习,这是第六章。

  这几章是说得相对较多的,而且在往年的考试中占的比重最大,70分左右,第七章开始和前面几章相比容易得多,背背就差不多了,占的分值也相对较少。

  第七章从以往考试来看,复习重点第一个是有关垄断的产生,这个出题就是一个简答,垄断的产生,往往考的是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如何进行统治的,在政治上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统治的,这是一个重点,再有就是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出现之后竞争是不是存在?那么竞争发生哪些变化是另外一个重点。

  那么第三个重点知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资本形式是什么?要着重看一下第三种形式,特别是举了好多例子,我们要知道,因为以前考的时候一般是出这种选择题,抽出一个例子来问问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哪种形式,对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里边我们主要把握一个机制,然后把握货币政策中的调控货币量的三大手段。

  另外对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这个稍微看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在前两年的试题中曾经出现过,第八章是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重点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形式和资本输出的作用,对输出国的作用。再有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这个往往会出现简答题。在这章中所复习的重点,经济全球化也放在这章里边,但是命题的范围不是特别广,我们只要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对于二战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什么?这个一般不会出现大题。

  第九章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这一章中最重要的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的两种趋势是什么?然后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它分开考,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经济体制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重点知识就是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本民主化我们怎么认识,这是第九章的东西。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一个是考按劳分配,可能出个选择题,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是有可能出一道大题的,对于其他的东西作为选择。这是一个大致的介绍。不是很全,但是大体上是这样的,历年考试总的是这样的,大家在这次复习的时候,还是看看上两次考试的题,然后提出一些考过的知识,把重点放在其他的方面。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接下来我们请李老师回答网友的问题,如果有专业问题可以在我们的聊天室进行留言。

  网友:离考试只有几天了,这门课我已经考了两次没过了,我是按照课后的大纲复习的,怎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就是复习不过,您能帮帮我吗?

  李玉峰:按照课后的大纲复习有一个缺点,课后大纲是让你掌握教材中所有基本的试题,很全面,但是重点不突出,这样在不可能出的考点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另外一点,你说两次没有过,我觉得还有一个方法的问题,因为自己学的时候好像看起来挺明白,但是一考的时候就找不到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还是在于你没有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必须要理清楚,理清楚的好处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够在你的头脑里边迅速找到这个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比如说你知道它在哪个部分讲这个问题,那么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好的回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我经常强调的,也是要有一个恰当的学习和复习的方法,因为政治经济学和别的学科不一样,虽然也是政治理论课,但是它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过的,有时候忘了上一句,下句永远是想不起来的,而且比较抽象,即使背过了换一种问法可能不知道是什么,这门课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理解的记忆最主要是把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个是什么状况,我就简单地说一个例子,好比说对于货币的知识点的把握上,货币这个里边讲的是什么?大的方面货币的形成、四个阶段到了货币,货币的本质,第三个问题就是货币的职能,这是一个大的框架,然后你在形成里面分成四个阶段,知道每个阶段什么特点,职能里边分了两个,这样一层一层地剥下来,当出现一个问题的时候,好比说,货币的哪两种职能使得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一看就知道在货币职能里边,当你把逻辑关系理出来之后,就会轻易地找到。这样一定位就非常清楚,就能够写出一个比较好的答案来,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主持人:谢谢。

  网友:这门课考试的一些答题技巧能不能说一下?

  李玉峰:说到答题技巧这个问题上,其实来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因为好多老师讲,你答题的时候用排除法、分析法,这个法那个法,但是最终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什么法都没用,所以要想讲答题技巧的话,首先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你对教材有一个最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答题技巧,对于《马经》这门课,我们可以针对考试的特点选择我们复习和答题的技巧,对于《马经》的题型,大体上是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应该是这样的,对于单项选择题从历年的命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就是考的每一章每一节中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说商品基金的二个因素是什么?或者说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或者说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是什么?考的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因而我们复习的时候,你要把这些章节中最基本的知识点理出来,也就是说你一看题目,从大框架上知道一二三四讲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应对单项选择的一个偷懒的方法,有时候把每章背过了没有必要,把最基本的东西把握住就可以,这是对于绝大多数单项选择题。

  这两年,单项选择出题可能是难度稍稍地加大了一点,有时是需要你理解的,考察你的辨别能力的,这个时候你就要像刚才我说的那样,找到那个知识点所出的章节,然后再来进行一个小的比较,答题的时候直接找答案是最好的,通过推理的方式,看在哪个章节里边,再来判断哪个答题是正确的,最后没有办法用蒙的方法,多项选择,对《马经》的多项选择大体上有两种题型,一种是不需要理解的东西,这种大家注意教材中的,在某个问题上,这个问题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借贷资本来源,第一第二第三,像这种有第一第二地三有标识的东西,往往是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互换的,以往来看这样的题容易出多项选择题。

  另外一个就需要理解了,需要通过你推理和排除,有的一看就是错误的,然后后面再选,对于简答和论述题,在答题的时候我们没有太多要说的,最重要的是要思路清晰,主要逻辑层次,简答题一般往往是答对了要点就差不多了,对论述题在答对要点的基础之上要稍微做一点阐释,根据以往卷子的体会,有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把书上的都写到,答到要点一般都会给一半或者一多半的分数,一定要答到要点就可以了,你背的时候,好比说这个问题有三点,你要把每一点的第一句话一定要记住,后边只要发挥一点就可以了。这是应对简答和论述题应该注意的东西。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