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迎接考试,特邀请到《英语一》名师高伟,就今年考试的重点及难点进行了阐释,并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在线答疑,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将结合这次考试英语(一)这门课可能呈现的动向以及答题技巧和方法与网友进行交流。先请高老师整体介绍一下英语(一)的试卷结构及考前注意的事项。
高伟:主持人好,各位考生们大家好。10月份的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人说单词背不下来,有的人说语法那么多,怎么弄,还有的人说A课文得看、B课文得看,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考试最怕的是阅读理解,怎么取分?
实际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当中,我个人认为一个是尽可能地要熟悉我们所学过的文章,包括文章的内容、词汇、词组,文章中的短语还有一些重点的句型,实际上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点滴积累的,因为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高,不可能这两天都看一遍,一下就有质的提高,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时间的话,跟大家交流一下,最好能够读一读课文,别老看,不用嘴读一读,特别是A课文,如果大家有心,看一下今年4月份的考题,仔细看一下,考课文内容的题相当多,有的可能就是整段整段拿出来让你翻译,或者是一个段落整个拿出来让你当完形填空。如果你有了一定的语感,一念就念出来了,答案就出来了,一个是节省时间,第二是提高效率。所以,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再就是课文后面,A课文和B课文后面的翻译练习,建议大家最好独立完成,至少翻译成一个大概,不跑题,而且还能翻译出字来,而且一对照参考答案偏离得不太多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得那么严谨,因为考前之前大家还有其他的科目要考,这一点要注意。
因为考前要热身,大家要做一下历年的真题。真题的难度和本次考试的难度不要差异太大,也不要追求更高等级的题目和考试类型。因为每年的考试题型,可能大家通过网络或者是其它的书籍看就那么几个题型,没有多少,每一次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熟悉教材的同时,同学们还应该对书里所讲到的语法问题做到心中有底,比如看到题就知道这题考我时态,那题考我语态的,那题考虚拟的,如果都不明白人家干吗,就肯定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吗。所以,在华夏大地教育网都给大家讲过,包括解题的思路、方式、方法。我一直认为考生在考试里也要能够留意一点,要能够了解考题中最关键的词汇和时态的标志词。比如大家可能对时态已经比较熟悉了,这几天应该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熟悉熟悉,因为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对大家做翻译非常有帮助,虚拟语气也应该重点看一看。
针对有些题,有些同学说针对完形填空感到特别迷茫,不空还看不明白,一空更看不明白,什么乱七八糟。其实这种题主要是考词与词的搭配,以及词在句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及上下文的关系,其实按照内容做是可以得高分的。
至于阅读理解,首先把心态放平,首先必须弄清楚人家问你什么,你还没弄清楚人家问你什么,你直接就选,你想想你能得什么好的结果?把问题中最关键的词找出来划出来,马上翻回原文看,实际上答案就在内容的左右不远处。看得太多也没用,还着急,越看越慌,越看越急。因为我们说自学考试的阅读理解的考题,问题出的顺序往往跟整个文章段落的顺序是一致的,不会有什么倒叙的,很少。当然如果是有总结性的问题,比如人家问你主题是什么,如果那个题放在第一个题,我宁可不做它,宁可把其它的问题先做了,再总结这个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当然最后要注意,千万别忘了做这题,空着一个就下去了。
在翻译过程当中,英译汉学生应该争取很快地浏览一遍,了解大概的内容是什么,别拿起笔就上,写上又觉得不对,再涂,时间就没有了。而且有些题实在是不认识,可以按照生活的常识慢慢猜一猜、捋一捋,很可能靠谱。而且汉译英,大家都熟悉中文的分析方式,把中文的成分划一下,尤其中文知道强调句、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
还有一种内容是词型转换的题目,大家首先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而且词性是什么,中国学生很多都是背意思不背词性。在句子当中做什么成分,特别注意有没有语法上的要求,比如有的词形转换的过程当中,出现很明显的比较级,还有词组的搭配,还有使役动词的运用。大家做得细心一点、耐心一点,加上平时多做一些课后的练习,还有针对性的高自考英语(一)的练习,对教材熟悉,大概能够知道是哪课,这题大概是什么内容。无论是从语法和词汇的角度,还是完形填空的角度都会对大家十分有帮助。因为大家通过四月份的考试,觉得太容易了,还有人说太难了。这两种心态都说明什么问题呢?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再有一个,学生首先要放平心态,因为我们原来的基础知识并不是非常牢固,所以你就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慢慢积累,注意积累。当然可能工作生活当中对学习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英语这个东西就是慢慢积累,积累的多了,而且你参加的考试,做的考试题目多了,自己就会总结出一套考试的办法。因为每个老师对于考试的理解不太一样,而且对于做题的方式不太一样,我们只是通过对每年的考题和学生反馈的消息,我们提出以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在熟悉教材的过程当中也背背单词、词组,重要的是词组,因为英语重要的是单词、词组,单词如果会,好多问题就解决了,不要一上来第一个词就不认识,从文章倒着看,正着看还看不明白,还倒着看,当然这是开玩笑。我们对英语(一)基本的备考战略先介绍到这里。
网友:高老师,这段时间看什么最能提高分数?
高伟:提高分数不是看什么,而是全面做一些练习。比如每天,或者是隔那么两天做一套模拟的试题。当然我的意思主要是去做一些语法性的翻译题。像一些词汇题,你在最近这几天做一些词汇题,这几天实在是做不会,大不了宁可放弃掉,集中精力放在其他上面,做一做词型转换、翻译、阅读理解。一定要快,你自己给自己规定的时间要快,而且给自己 评价一下分析也没关系,因为每道试题难度不一样,有时碰到自己的强项得高分,有时碰到自己的弱项就不及格,我们要取得高分,一定要熟悉考题的顺序,再就是难易程度要做到心里有谱,不要一上来这种题型没见过,那种题型没见过,有一种怀疑态度,那不行。
网友:如何能做好英一的汉译英,一般考试都是课文的原句,是这样吗?
高伟: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但是咱们在这儿也不是押题,只要把英语(一)的A课文和B课文后面的翻译题都能够独立地做好它,不一定做得特别准确,也不定完全是用书里面所给的句型或者是词组,只要你能够把它翻译出来,至少就可以得分。在得分的基础上做好。不要追求很有品位的句型,也翻不出来,拉倒吧,这样肯定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网友:被动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现在在试卷得分数越来越多,10月份会不会也会如此?
高伟:不一定是10月份,每一次的英语考试对这一类型的要求都很高。你要如果说被动语态是不是很重要,初学的时候没有什么重要性,但是学到深层次以后,好多题目其实看似非常简单,但是你在理解的过程中就是忽略了语态,我们往往注重的是时态,而忽略了语态。所以,任何考试里边都要给自己敲一下警钟,这个题做完了以后问一问我自己是不是被动,如果是被动的,我多考虑一个问题,而且大家想考试哪儿有那么容易的呀?所以,你必须要多考虑,往往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包括虚拟语气也是,大家可能对虚拟语气觉得挺难,但其实真正虚拟语气考试从考题来讲不难,因为有典型的例题,大家可以在书里边查询虚拟语气的章节,有很多典型的东西,只要背一些典型的动词、形容词,后边是一个动词原形,而动词原形后边还可能出现动词原形的被动语态,也就这样。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不要把它看得特别的难,有时做题很容易,有时做题很难,尤其是这种考试是属于全国性考试,肯定很难,但没有必要那么紧张,会就会,不会就不会,紧张也没用。
网友:完形填空是我的弱项,如何在最后几天,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应着重注意一些什么?
高伟:完形填空实际上从4月份的考试我们能看到,完形填空是书上的一个小的段落,所以希望大家有时间把A课文,尤其是A课文,B课文可以暂时不看,把A课文熟读,尤其是1到20课,21到25课背背单词就可以了。而且在做的过程当中,其实很多完形填空考的就是词语搭配,比如动词跟介词搭配,还有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还有最高级,还有动词的时态在前后一致性的搭配。
其实对于词的意思在上下文里边出现,也就是出现两个词,顶多三个词,在意思上出现可能会觉得有些偏差,但如果真的把文章读下来,有的地方可以这样讲,完形填空比较好做是在哪儿呢?上下文好多是有提示的。比如上面是空的,给你空格让你填,而下边隔两行这个词又出来了,还是这个意思,看你注意不注意。所以,为什么很多学生说答案都在卷子里,看你发现没发现,这就是属于比较冷静的学生。我在现场面授的过程当中也是,告诉你答案在,他可能也理解不了,因为他很紧张。所以,对于完形填空这个题,20个空慢慢填,实在不行把所有的空,先别在答题纸上填,先在试卷上填,读一读,上口就行,不上口再改改,有时就是根据自己的语感来判断,就是这个招。因为每个完形填空考的内容不太一样,倾向点也不太一样。
网友:阅读理解分值比较高,这道题该如何攻克?
高伟:我个人理解,如果阅读理解是30分,至少你要拿到22到24分。如果拿到这个分数,这份卷子基本上就通过了。三段文章,我们也看了看历年文章命题的方式,其实高自考英语(一)的阅读理解的难度应该是两篇比较容易,其中一篇相对来说稍难一点,让你推理,也不是正确答案就很明确。但是另外两篇文章,正确答案出现的频率非常明显,而其中有一篇是提高难度,让你进行推理、判断,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做这种类型题,刚才我讲一定要看清楚人家问你什么问题,把问题弄得特别清楚。为什么有些同学把问题看不清楚,以后就慌了,乱找了?问题看清楚,同时把A、B、C、D四个答案要看清楚,一定要看清楚,翻译得非常清楚,这样才能答。如果看问题就含含胡胡,看A、C、C、D答案也含含胡胡,感觉四个怎么问的都是一样呀?这样对自己的分析、判断,还要从原文找线索肯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一定要把原文的问题和答案看得非常清楚。有些答案实际上跟大家讲,你要有生活常识的话,不用看文章,四个答案都能排除掉两个。而且有些给大家考试的文章都是积极向上的,从作者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大家根据一些生活常识,还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就能判断出一些比较好的答案,直接判断就可以了,大体上就那几句话,不一定完全非得按照原文句子给你的答案。如果真是在答案里边出现了跟原文一模一样的句子,还真得考虑,还真不是它。所以,大家做题自己还得有一定的技巧。
网友:阅读理解怎么做?有时候只错一个,有时候错五个,如何能够更稳定一些?
高伟:实际上稳定不稳定就是大家的心态问题。为什么我做这个阅读理解连对五个,信心大增,下回做觉得还应该容易,但是全错了。为什么?还是心态不太稳定的过程。阅读理解确实在做题过程当中,包括老师也在交流这个问题,有些阅读理解,老师看似很难,但是学生命中率很高;我们看似很容易,但是学生命中率很低。为什么?有时好像是对自己心态的放松,一目三行,很快就过去了,这样可能对做阅读理解就比较要细究一下这个问题,还真得慢慢去考虑。而且阅读理解往往还有一些跟词汇有关系的,不一定是考课文内容,比如对这个词另外的一种解释,实际上也是考词汇。所以,阅读理解我个人认为是大家平时在多读的过程当中,虽然说有考得非常好的时候,也有考得非常差的时候,没有关系,一点一点慢慢来,你也不能说就通过这几天能把阅读提高到哪儿去。如果真是这几天把阅读提高到哪儿去,那你就不会再提出其它问题,因为阅读这一块在英语考试里比重非常大,实际上就是考英语的应用问题,看不懂吗?看得懂就及格。看得懂吗?看不懂,那其他题不用做。所以,大家不用着急也不用失望,总共三段,每一段阅读理解,中间这四五个段落,阅读理解出现英文人名不用看,这个人物的职称称谓是什么可以不看,还有大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