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毛概简答题笔记15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3月8日
内容导读:
161.★中国农业合作化怎样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合作化的理论?
答: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从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主要有:
第一,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第二,坚持抓好农业合作化,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要搞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使农民看到合作化的好处,有利于推动和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第三,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坚持自愿互利、入社退社自由,在经济上实行平等互利的原则。第四,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渐实现过渡。第五,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推行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巩固和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的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
162.★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表现何在?
答: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表现为:
第一,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品还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情况下,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工业产品,供应一部分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同时,还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去换取农民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从而加强工农联盟。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和熟悉供销情况的人员,利用他们生产经营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并且通过这些企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第三,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盈余不断增加,国家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可以把其中一部分转变为国家的积累。第四,资本主义经济拥有广大的商网和国外贸易联系,国家可以利用它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内外交流。第五,资本主义企业还可以吸收一部分职工就业,对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16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走上富裕生活,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总之,我们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