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毛概简答题笔记11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3月8日
内容导读:
141★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经在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在这个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虽然参加政权的阶级、阶层有所不同,但它们担负的革命任务是始终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决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不改变农民阶级的个体所有制。
第二个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参加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阶层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但这个专政所担负的革命任务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开始担负起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即把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与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两个历史时期、担负不同的革命任务相适应,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也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也就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我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则已经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就由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政权,变为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这样,它就成功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衔接起来,使前者为后者扫清道路,使后者成为前者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人民民主专政也实现了其自身性质的转变。这充分表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很强的革命适应性和灵活性,符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
142★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结构中包括哪些联盟?
答:人民民主专政主体结构中,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前者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力量,中国要由新民主主义进到社会主义,也将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建国前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拥护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一起筹建了新中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之一。当着人民民主专政全面担负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作为剥削者,理所当然成为改造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它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再加上考虑其在革命历史上的贡献,所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用和平赎买这个特殊的阶级斗争形式加以解决。这就使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结构中,不仅包含工农联盟,而且还包含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