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AT / AP / 高复新闻
正文
字体:

高中语文,提高成绩有“抓手”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7月2日

内容导读:

    高中生常有这样的疑问:其他学科的学习总有方法可循,语文知识点既多又分散,考试以课外为主,提高成绩的“抓手”在哪里?

    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朱丽丽同学(毕业于上理附中),语文成绩从86分(满分150分)跃升至高考125分,整整提高了39分。从基础平平到赢得高分,她的成功证明:根据语文学科的整体要求,分模块和知识点一一落实,在学校复习之余,重视自己的“归纳”工作,是可行性很强的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语文分三大模块:文言文、现代文和作文。

    今天谈一谈文言文。今年高考的文言文分值超过现代文,达42分,需要格外关注。高考用课外的文言语段来考核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这要求学生对高考要求的知识点作一个穷尽式的梳理,包括文言词汇,文言句式,文学常识等等。还要有个基本认识:看似来自课外的考点都可在课内找到相关知识点,只要抓住知识的核心要素就能做好知识点的迁移,轻松赢得高分。

    以2005年高考题为例: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答案:B  D

    我们不看具体文章,单从语法特点来看:

    以+动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主谓短语时,作连词用。以+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时,作介词用。

    这样,可以直接判断出A和C后面跟的都是名词,以作介词用;B和D后面跟的都是动词,作连词用。然后,看具体解释,A中的以解释“因为”;C中的以解释“用”;B中的以解释“用来”,表示目的;D中的以也解释“用来”,同样表示目的。正确选项就是B和D。

    根据这样的解题思路,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题目1: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今以钟磬置水中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刿)问:“何以战?”

    题目2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①解其三面

    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始访其遗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