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AT / AP / 高复新闻
正文
字体:

400余教师南京会诊“小高考”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8年4月29日

内容导读:

   

    由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各地高级中学的400多名一线老师参加了“会诊”,其中不少老师痛心地表示:很多学生把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统统视作“副课”的态度亟需改变!

  教训篇

  07年的首次学业水平测试让不少学校吃了教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应对小高考中存在两个极端表现:一种是有些学校非常看重第一次,甚至在考试前几个月停下语数外来全力备战;而另一种是把学习水平测试等同于过去的会考,在意识上视作副课,觉得应付过关即可,但没有意识到学科等级将对高考录取产生的重要影响。

  名校不重视差点翻了船

  来自苏北某知名中学的陈老师总结了他们学校在第一次“小高考”中的教训。“我们学校拥有当地最好的生源,但在高一教学的初始阶段,学校觉得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对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因此很多学生也把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当作‘副科’来看。结果显示,差点在新高考的第一次战斗中就翻了船。”

  陈老师反省道:“学校的这种不重视的倾向集中地体现在实验班的教学上。就拿历史学科来说,我校高一年级的两个实验班每周只安排了一节历史课,时间非常紧张,连最基本的教学进度都难以从容安排。后来在学科组的呼吁下,课时增加到每周两节。到了高二考前复习阶段,才发现学生在第一轮的学习存在大量夹生知识点。最终实验班的成绩并不像想象得那么令人满意,4A率不到70%,对我校08年高考势必产生影响。”

  一门学科上百人惨丢A

  “去年我们学校仅历史学科分数在85-89之间的就有一两百人!”徐州某中学历史老师说到这里十分痛心。“如果当时也把这些学生作为边缘生来抓,结果可能不会这么让人遗憾。”这位老师总结道:“很多学校都和我们一样,一上来主抓的边缘生都是一些平时成绩徘徊在及格线上下的学生,而忽略了对于那些成绩介于A等和B等之间的学生的重点关注。去年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整体的4A率仅为18%左右是非常可惜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实力拿A但是没有再有意识地加加油。所以在今年的复习中,我们打算把边缘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及格的边缘生,一类是达A的边缘生,对这两类学生给予充分的重视。”

  进门就分科跌倒在“门槛”

  苏北一位资深物理老师颇为气愤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一届新高三学生就是分班太早惹的祸!”据了解,原来该校按照老思路,为了早点让学生认准今后的考试方向,在新入校两三个月的时候就进行了分科。“学业水平测试提出的要求就是高中学生应该完成的要求,但是由于过早分科,一些文科学生再也学不进去物理,对一些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中本该可以轻松掌握的知识都得靠硬塞才能勉强过关,最后考试下来,果真有一些学生就在高考门槛上卡住了。因为必修科目拿不到C等就拿不到考大学的入场券,重新再学一年给他们的高考之路增添了很大的压力。”

  解惑篇

  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科目还没有摸过底,虽然必修科目已经接受过一次检验,但对很多学生和老师来说,应对“新高考”的学习实践还存有很多茫然。在昨天的会议上,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三大迷惑,与会老师们献计献策,总结出三大对策。

  迷惑一:

  如何处理与语数外的关系

  由于语、数、外三门在新高考方案中所处的突出地位,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很容易被挤成副课,那么学生究竟该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对策:一,合理安排必修、选修学科的复习时间,做到“不占不让”,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每节课后的作业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不过在考前的几天停课复习阶段,可适当延长;其二,学生和老师要多沟通,适时调整复习教学,平衡各科关系,不要让学生陷入疲劳应对之中;其三,单科薄弱的学生要加强补课,自己有意识地攻克难关,改变单科拖后腿的被动局面。

  迷惑二:

  如何把握教辅交叉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存在一标多本现象,如江苏目前各地区分别使用人教版、鲁教版和湘教版三种版本。另一方面,新课程的教辅资料种类繁多。学生该如何选择教材和教辅用书?

  对策:一、对于老师来说,不要简单地教教材,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依据《考试说明》,科学取舍,而学生在这块就要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要求走;二、在复习备考阶段,有些学生往往将教科书束之高阁,而一头扎进参考资料之中,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时下不少复习资料,大多偏难,与测试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学生无论什么科目,都要牢牢抓住教科书,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用一套较好的复习资料。

  迷惑三:

  如何正确看待得A等

  从这一届高三学生的实例表明,一些学生片面“冲A”的心态要调整。刻意追求6个A,直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上得不偿失。一方面,因为新高考方案规定,学生的6门学业水平测试课目得全A,加10分计入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家长和学生都相当在乎。但是有一些学生因为6个A放松三门主课的学习,这样做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会丢掉更多的高考分。另一方面,6门学业水平测试课目分为4门必修和两门选修,“小高考”考的是4门必修课目,是按照分数确定得A与否的。而两门选修课目与高考同时进行,能否得A,是由学生成绩在全省排名、按比例决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对策:要意识到6个A只是部分优秀学生才可以拿到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应当全力以赴去拿这个10分,而应当着重打好基础,抓好语数外的学习。

  指导篇

  针对不同学科的复习,一些在上次考试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学校老师提出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物理:学习要点面结合

  (经验提供:江阴高级中学)

  物理必修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大多集中在力学部分(占80%),客观性命题又占有较大比例(占70%),试卷对力学知识的覆盖面大大提高,这就对复习面的铺开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做法是:1、在单元复习前,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测试说明”中有关这一章的考点,使学生了解该章的重点知识和测试要求;2、注意知识的广度,对“测试说明”中列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过堂,特别要重视那些新课教学中易被忽视、易为人所忘的所谓“非重点知识”;3、注意例题、习题的覆盖面,尽可能涉及各个知识点;4、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章知识结构网络;5、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对重点的分析和难点的突破,重在知识的综合和方法的总结,把后阶段的精力集中在“测试说明”规定为B级要求的少数几个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向心力)的复习上。

  化学:冲A要抓好实验

  (经验提供:南京十三中)

  1、据预测,我省2008年的《说明》不会有大的改动,特别是对必修课程的《化学1》和《化学2》的改动更小,因此,我们在今年的《说明》还没有公布之前,先复习考查内容不会有明显改动的《化学1》和《化学2》,将去年的《说明》与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逐条对照,按照《说明》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复习。当今年的新《说明》公布之后,再找出其中变化的部分进行适当调整;2、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想得A的同学要注意搞好实验复习。对于一个实验问题,首先要理解其实验原理,在对课本或试题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尝试自我进行实验设计,对每个实验都要从原理、主要仪器及装置的装配、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的记录和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的评价、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等步骤进行复习与思考。2007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中的实验试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该题是阻碍许多学生达到A档的关键试题。所以对于一些能在家中开展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可在家中做,而且要注意对回答实验问题语言的规范化训练。

  生物:得高分注重答题规范 (经验提供:启东中学)

  1、从07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阅卷看出,试卷难度总体而言不大,基本题占70%,区分度比较小,因此要想得高分,就必须非常注重答题规范。但是很多考生虽然会做,就因为答题不够规范,导致不必要的失分。比如有一道题目关于“假冒伪劣奶粉的鉴定”,在待测奶粉和标准奶粉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的颜色比较,回答起来就很有讲究,一定要答到“两者的紫色深浅程度的比较”才能得分,若回答“出现一样的颜色”、“出现一样的紫色”等可能引起歧义的答案都不能得分;2、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复习时注意牢牢抓住课本,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练习搞清楚,不能挖得过深,这和以往的高考是有区别的。

  历史:材料解析题成主打

  (经验提供:沭阳高级中学)

  1、材料解析题可能成为主打题型。目前江苏省中学历史教材呈现着人教版和人民版两个版本并存的状况,且两个版本对课标理解和选材的表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甚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预估问答题在未来的考试中有减少比例的可能。在“一标多本”的事实面前,运用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基本历史能力的考查,又不会因教材选材的不同而人为地派生出因考试而带来的新的不公平,所以材料解析题很有可能成为以后江苏历史考试的主打题型;2、文化史比重将逐步加大; 3、对地方史考查比重必将呈现上扬态势。

  政治:县中加大探究题练习

  (经验提供:灌云高级中学)

  1、复习时要把握江苏省制定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要求,在新课程教学中既不降低教学要求,也不超纲教学,不补充新教材中删除的旧教材内容,不加深教学难度;2、对苏北一些学校来说,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是帮助好学生得A的关键。探究题14分,分值很大,但却是一些县中学校的薄弱环节。因为作为县中的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感性认识,要想获得在此基础上的理性认识,难度很大,但尽管这样也不能降低要求,学生要在课堂参与问题讨论,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并且在平时的练习中强化训练。

  地理: 别做偏怪题

  (经验提供:扬中高级中学)

  1、从2007年首次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看,地理实际应用试题明显增多,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要求较高,题目不难但富有新意,而这恰恰又是我们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2、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不要让学生做偏题、怪题及过难的试题,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3、复习中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如复习中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重要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链串联成知识树,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报记者 王 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