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历史复习的误区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7年2月26日
内容导读:
随着世界史复习的结束,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最后一轮复习即将展开,到5月就将进入文综综合练习,但是大多数考生仍没有找到有效的复习方法。问题出在哪?绝大多数老师存在复习误区,当然学生也就很迷茫。
我们认为如果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即错”。方向和思路错了,你越努力,效果越差。为什么成绩不及格?因为你做的不对。为什么做的不对?因为你没有遵循历史学习、复习和考试的规律,所以“做即错”。成绩不好就是结果。
误区之一:“背材料”。
几乎每个学校(包括重点校)的老师都发了大量的复习资料,学生就去狂背,结果越背越混乱,试卷一下来,全不是那么回事,没多少能用上的。尤其是条约内容,那么多,还不考,还要背,真不知那些老师怎么想的,该背的却不背。
我们的方法是,背的内容只有10页(正反面A4纸),5本书。但写的多,想的多,看的多。背要有目的的去背,写要有目的的去写,想要有目的的去想,看要有目的的去看。背什么?写什么?想什么?看什么?见《07年历史试题预测》。告诉你对那些花钱购买本资料的同学不公平。
误区之二:“大量做题”。
每个学生都有两本以上的习题,老师也留了大量的作业,结果怎样?我们从不要求学生统一选用复习资料,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的重点不同,怎么能统一呢?但我们向学生推荐北京人编的复习资料,其中选用的是北京市的高考题或各区的练习题。畅销资料之一《5。3》是外地教师所编,选用时应挑其中北京部分试题,且其思路(分析)有误。该书是我同学组织的。
我们推荐的复习资料中总结分析与习题之比至少为1:1,2:1最好。为什么?因为我们要掌握的是思路,不是具体的题,做题只是检验思路是否对路,切勿本末倒置。
误区之三:“预测高考题”。
市面上有大量的预测习题,甚至各区的模拟题也带有预测高考题的倾向。我们认为其实必假无疑。
其一、高考命题教师不允许出各种练习题(册),这是铁的纪律,谁敢违反?所以市面上所有预测习题,必假无疑。
其二,高考命题教师对各区的模拟题是要看的,如果各区有比较集中的题目出现(尤其是海淀西城东城的模拟题),就会避开。如:06年各区的模拟题中都考了印度(重点),结果高考试题中没有,考了西亚(非重点)就是明例。而且高考命题人员自己都不知道哪些题会被选中,其他人怎么可能预测出具体的题?但是命题是有原则的,有规律的,看过《07年历史试题预测》之后就可知道。(我怎么知道的?说明了对很多人不好,心里明白就好)
只是背,不自己去总结,没有思路,高考考场上怎么办?所以我们只讲思路,领会了就会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正是正确的思路使我所教(历史教师和班主任)的06届文科班文综平均分207.44分,总平均分566分,在海淀区均名列第三名(海淀区进修学校统计。第一名人大附中;第二名十一学校;),其中文综平均分与第二名十一学校只相差0.14分,文综平均分也进入了北京市前20名行列(大多数为全市招生, 育新学校为普通校本区招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