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SAT / AP / 高复新闻
正文
字体:

三流大学的兄弟们一起奋起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06年3月12日

内容导读:

    说实话今天我本来是想写一篇关于《温家宝一件羽绒服穿10年感动数十万网民》的评论的。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

    “1件棉衣穿十年固然使人感动,但是让老百姓们上学、看病、买房不发愁才是最根本的。清朝还有穿着打补丁衣服 的官员呢,但他们都是贪官。所以老百姓们最关心的不是总理的衣服穿了多少年,而是总理又让多少人脱了贫、 致了富!”

    我觉得媒体现在太过于关注这些了,于是一篇200字的帖子“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引起巨大的轰动。2月6日,中国广播网转载;2月8日,《扬子晚报》转载;2月10日,新华网转载……,接下来,诸多网站、博客、论坛转载……”

    温总理的口碑的确不错,这其实我也是知道的,我也是敬重他老人家的。可悲的是媒体关心更多的不该是这个罢了。 我想写点东西希望网友和记者们冷静一下,却又怕遭到恶骂,于是不敢。接下来就思考自己前途的问题了,于是有了这些文字。

    王梦的朋友说我是一个极其不自信的人,所以才会害怕承诺,才会有“爱情的永远没多远”的恐惧。我那时间是沉默,象个娃娃似的为这种现实的“俗”而郁闷,把一种无奈的泪淌在了心里。不自信也罢了,由他们她们说去吧!我想现实存在于三流大学的弟兄们或多或少是都存在一些压力的。(当然如果你老子是大款你天生就希望自己败家的那种享乐公子就不在我的这个范畴里面了)我们中的大部分由于大学前的基础就相对较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在学习中寻找乐趣的乐观态度。而到了大学,由于我们身在三流,即使我们和名牌大学的学生付出同样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基础的偏差性、社会及自身对于环境和品牌的敏感性,使得我们会在更深的层次上落后。 当然我们也有优点,我们在学习以外的天地里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和不错的实力。

    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两个字“奋起”。

    没有谁会可怜一个不思进取的人,这样的人也只能是上帝的弃儿。想想我们现在所谓“自在”或者“浪漫”的生活,再想想一下那些“好学生”(非贬非褒)在做什么。举几个例子,分别是在几个博客里摘的一些话:

    北京师范大学XX同学:

    “准备了很多书,罗尔斯的《正义论》、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洛克的《政府论》、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目前正在看《正义论》和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这是石中英先生让我们看的书,我们的系的同学似乎还很积极的。”

    北京大学XX同学摘自未名站,亦是北大网友的话:

    “如果我是Stanford负责招生的教授,面对一个只学了两学期高等数学和一学期数理方法的北大物理本科生和一个学了三学期高数和两学期数理方法外加概率统计、拓扑、泛函等课程的清华物理本科生,我肯定选择后者。

    北大物理不应该这么放松对自己本科生的强化教育,人都是逼出来,太自由了往往培养不出人才来。清华物理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不仅仅是从工程物理系发展起来的工科物理了,堂堂北大物理——曾经的中华第一系不应该就这样败在本科教育上。”

    “读书无用论”是在扯淡,我们也多读些书吧。

    名牌大学里放开了的制度里,也有不能很好约束自己的同志。制度可以改,改不了的是成为人才所需要拥有的态度。不管是客观性的约束,还是主观性的约束,付出了才会有好的收获。

    不要说我们三流大学出来的历练的更多,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也奋起一把,做个充实的自己最终成为人才。好了,废话就说到这里了,看到的朋友最好不要骂我,全当这是兄弟我的私人日志。如果你看了,还是要谢你。走了,看书去了! best wishes for all of us!

热门标签: